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空经济 > 产业 >> 正文

航空港发展为内陆经济转型装上“飞腾芯”



2017-02-17   作者:孙志平 张兴军   来源:新华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简称航空港)即将4周岁之际,记者蹲点采访发现,作为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虽然设立时间不长,但由于政策红利和区位优势叠加影响,此前河南以陆上枢纽为主的“奔腾芯”正逐渐升级为陆港空港联动的“飞腾芯”,走出了一条内陆地区跨越式对外开放的新路子,由此给中部地区转型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买卖全球” 交通枢纽变物流枢纽

  2017年元旦过后的一天深夜,美国国家航空公司的一架包机从加拿大飞抵新郑国际机场。机舱内156件专用包装箱里,全是产自当地深海水域的活体龙虾。机场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国内首架进口鲜活海鲜包机的降临,预计2017年河南仅食用水生动物和冰鲜水产品总进口规模可达8000吨左右。

  龙虾包机是郑州空港物流飞速发展的一个侧影。河南省政府口岸办主任郑金广介绍,自2013年3月获批为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来,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各类功能性口岸的开通,郑州已日渐成为全球鲜活农产品集散地。

  “如今的航空港每周都有水果包机降落,来自新西兰的奇异果、南美洲的车厘子等从这里入境;澳洲活牛经过专用屠宰线分拨至全国……”郑金广说。

  河南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献波介绍,目前在新郑国际机场运营的货运航空公司21家,其中外籍公司14家,总数位居全国第四;开通全货机航线34条,通航城市37个,国际部分分别达29条和27个,占比均超半数。

  “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完成45.67万吨,同比增长13%。更为可喜的是,由于‘以货带客’产生的联动效应,2016年机场旅客吞吐量也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杨献波说。

  产业集聚 单株“苹果”育出“百果园”

  大枢纽、大口岸带动大物流,并吸引航空偏好型、外向型产业入驻。随着富士康将其苹果手机加工基地落户航空港,由此产生了强大“雁阵效应”。短短几年时间,一株“苹果树”正迅速繁育成一片“百果园”。

  航空港区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航空港已签约引进智能终端及配套企业159家,中兴、天宇等34家已经建成投产。2015年以来,实现年产手机2亿部左右,约占全球智能手机供货量的1/7。

  以智能手机为引领,航空港初步形成了精密机械、生物医药、航空物流等八大产业园区。数据显示,在产业发展的带动下,2015年航空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0亿元,是尚未升级为国家级新区的2010年的6倍,年均增长4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2010年的11倍和3450倍。

  产业兴则城市兴。迪欧咖啡港区店大堂经理张鑫雨说:“早先店里上座率就百分之六七十,现在忙起来得‘翻台’。尤其近两年,带手提电脑的人、外国人越来越多,有时服务员都忙得没时间吃午饭。”

  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理事会副会长杨建国表示,目前航空港建成区面积近60平方公里,约有40万名产业工人。“从当初一片黄沙岗到具有省内龙头地位的产业集群,航空港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态势正在加速形成。”

  承天接地 内陆开放探出新路径

  物流飞天,产业落地——双轮驱动之下的航空港正成为开放与机遇的新“风口”,引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此汇聚,成为新常态下河南转型发展的新动能,也为内陆腹地如何借势“一带一路”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开放带来诸多启示。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表示,航空港建设让河南实现了陆港空港联动,区位优势立体化了,更大程度打开了中原腹地的外向度。

  “陆上枢纽是中部地区发展的‘奔腾芯’,空港建设则是把‘奔腾芯’升级为承天接地的‘飞腾芯’。今后中原腹地的发展路径也将从承接国内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进一步扩展至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刘道兴说。

  河南省委政研室新近发布调研报告称,当前航空港正由国家级新区向国际航空经济高地转变,由此成为我国中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的门户,走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对外开放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杨建国认为,目前河南在航空、陆地以及网上(跨境E贸易)都与“一带一路”打通了,未来要实现深度融入,仍须继续走好航空港这步棋。考虑到设立河南自贸区、打造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各种战略规划的同频共振效应,未来航空港作为内陆开放领头羊的作用必将进一步凸显。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