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空经济 > 产业 >> 正文

“协和”号VS图-144,狭路相逢,结局却让人始料未及



2018-09-01   作者:  来源:航空物语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1973年6月3日,法国巴黎布尔歇机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家航空企业汇聚于此,参加两年一度的巴黎航展。

  作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航展,每次巴黎航展都是各大飞机制造商推出新机的重要舞台——既有来自资本主义阵营北约的,也有来自社会主义阵营华约的。

  但是,舞台上只有两个位置——C位和非C位,几乎每一次航展都会上演同种机型抢“C位”的巅峰对决。

  不过,这一次的C位之争格外吸引眼球——两位主角分别是英法联合研制的“协和”号和苏联研制的图-144,它们都号称“人类首款超音速客机”。

  1973年巴黎航展,“协和”号与图-144首次同台竞技

  在此之前,关于这两款飞机的话题早已发酵:抄袭剽窃的口水仗、东西方意识形态之争、首款超音速客机称号的归属问题……

  今天,这两款客机之间的交锋将达到高潮。

  2

  作为此次巴黎航展的压轴大戏,“协和”号和图-144将先后升空表演。

  上午9点45分,在经过十几分钟的精彩表演后,“协和”号缓缓降落。

  “协和”号

  现场近30万的参观者对这架线条优美,性能出众的客机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也让他们对接下来的图-144的处女秀更加充满期待。

  图-144

  10点03分,机长科兹洛夫驾驶着一架编号为 CCCP-77102的图-144一跃而起,直冲云霄。

  科兹洛夫知道图-144肩负的神圣使命——它不仅是苏联先进科技水平的集大成者,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他已经计划好了接下来的表演项目:利用图-144良好的低空操作性能,在绕场飞行时放下起落架、襟翼和鸭翼板,来一个漂亮的超低空通场,最后再加推力大角度爬升——只有这样,图-144才能让观众们印象深刻,从而证明实力。

  可是,仅仅过去8分钟,飞机就出现了重大险情。

  在飞机爬升到910米的高度时,飞机的机头突然下倾,并且迅速向地面俯冲而去,机长科兹洛夫赶紧拉起飞机,可是严重的过载不仅让这架飞机不受控制,还导致它的左翼折断。

  飞机最终坠落在距离机场5公里外的古桑维尔村,飞机上6名机组人员和地面8人不幸罹难。

  图-144的飞机残骸

  这样的结果令现场观众惊愕不已,这架图-144到底怎么了?

  可是关于这次事故的原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这架图-144的黑匣子不知何故竟然不翼而飞,谁也搞不清飞机最后时刻发生了什么,于是飞机的失事又成了一个新的口水仗:

  苏联方面把事故责任归咎于法国一架试图拍照的“幻影”战斗机过于接近图-144,飞行员采取了紧急避险措施才导致飞机失控。

  法国方面却给出了另一个解释——正是飞行员在表演过程中过于追求炫技效果,违规剧烈操纵飞机,超出了飞机应力极限,最终导致飞机解体坠毁。

  无论如何解释,图-144在巴黎遭遇了滑铁卢。

  要知道,图-144在此之前一直都是领跑者。

  3

  人类对速度的追求由来已久。

  早在1947年,美国的X-1试验机就飞出了1.06马赫的速度(1马赫≈340 米/秒,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飞机从此进入超音速时代。

  X-1飞机

  如此重大的科技突破必然首先用于军事上:1953年5月25日,全世界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F-100试飞成功。

  F-100战斗机

  此时距离二战结束已经过去8年,这期间很多军转民的科技产品让各国民众尝到了甜头。超音速意味着更省时高效,为什么不把超音速用在商用客机上呢?

  在这个美好愿景的支配下,各国政府纷纷开始了超音速客机的研发。

  1956年,在英国政府的主导下,英国皇家飞行研究院和布里斯托尔飞机公司联合成立了“超音速运输飞机委员会”(SupersonicTransport Aircraft Committee,简称STAC),想要在超音速客机研发上拔得头筹。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快,英国发现超音速客机的研发是个无底洞,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自己的预算捉襟见肘了。

  于是,英国把目光投向了二战时的盟友——法国。美好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让这两位欧洲大佬紧紧地走在了一起:两国决定共同联合研发超音速客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1年的苦心研发,1967年12月11日,第一架超音速客机应运而生(正式试飞在1969年),它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Concorde”——“协和”号客机。

  1970年范堡罗航展,首架协和飞机在进行表演

  可是,在“铁幕”的一边,一个超级大国也正在马不停蹄的上马他们的“协和”号。

  4

  相比于英法两国的先知先觉,苏联直到1962年才开始立项研发超音速客机。

  起步虽然晚了,但苏联似乎对这款客机更加重视:

  一方面,苏联疆域辽阔,国土面积几乎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6,超音速客机的快捷性能有效降低长途旅行的时间,市场前景一片大好。

  苏联国土面积约为224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的两倍多

  另一方面,苏联的科技实力很强,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类都诞生在苏联,对于研发超音速客机,苏联的科研工作者自信满满。

  当然,还有最关键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于超音速客机的研发,赫鲁晓夫格外重视,认为这又是一次集中展示苏联综合国力的大好机会,就跟人造卫星一样,苏联务必领先。

  这个任务没有争议的落到了图波列夫设计局身上。

  以苏联航空先驱安德烈.图波列夫命名的图波列夫设计局,主要研制轰炸机、运输机、客机等大型飞机,科研实力不容小觑,他们在此之前已经成功研制出图-16、图-95等堪称经典的轰炸机,以及图-104、图-124等优异的民航客机。

  图-16轰炸机,我国的轰-6K就仿制该机型,至今仍在服役

  在研发图-144上,苏联人又一次开启了“苏联速度”,并且成绩优异到让英法两国目瞪口呆:

  1965年6月7日,苏联在巴黎航展上首次展示了图-144模型,并放出狠话——他们要在1968年实现首飞。

  1968年12月31日,苏联人实现了他们的诺言,图-144首飞成功。

  1969年6月5日,图-144首次实现超声速飞行。

  1969年莫斯科谢列梅杰沃机场的图-144原型

  直到现在,英法两国不得不承认,他们彻底输了:世界上第一架体积最大、质量最重、上天最早的超音速客机不是“协和”号,而是图-144。

  更何况,苏联人只用了6年时间就实现了弯道超车,这不啻于狠狠地打了西方国家一个巴掌。

  图波列夫父子与试飞员在图-144原型机前合影

  作为英法两国的遮羞布,紧随图-144的是各种关于抄袭剽窃、质量不过关的质疑之声。

  的确,相似的三角翼布局,相同的发动机方案,甚至连“drooping nose”的机头(可调节倾斜角度)都一样,这不得不让外界浮想联翩,以至于傲慢惯了的西方将图-144戏称为“协和斯基”(Concordski)。

  “协和”号与图-144的对比图

  可是,外表的相似与抄袭却是两码事,更何况,图-144有很多创新之处。

  比如,它特别设计了在座舱后面可伸缩的鸭翼板,这样就能为它提供额外的升力,并能有效提高它在低速时的操纵能力。

  图-144伸出来的两只“兔耳朵”

  还比如,由于体积、重量、速度都高于协和式飞机,图-144在降落时必须使用减速降落伞,才能帮助它缩短降落距离。

  图-144是迄今为止唯一需要使用减速降落伞的民航客机

  不管英法两国如何抹黑,图-144却实实在在地在各种试验中高歌猛进。

  按这个势头,首个运用在商用客运领域的超音速客机的桂冠也非它莫属了。

  可是,直到1973年的那次巴黎航展,图-144折戟成沙。

  那次坠机对图-144的损失是巨大的,虽然苏联方面始终不肯承认飞机质量缺陷,但直到四年之后,图-144才正式交付民航使用,这也许能从侧面说明质量问题并不是空穴来风。

  1977年11月,图-144终于迎来了史上第一次载客飞行,这架航班号为SU499的班机,执飞了从莫斯科到阿拉木图(当时的哈萨克斯坦首都)的航线,3000多公里的航程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虽然成绩斐然,但苏联航空部门却一反往常,并没有大肆宣传报道。

  苏联民航图-144机群

  因为“协和”号早在22个月之前就投入了商业客运飞行。

  这一局,图-144输了!

  此时,图-144还仅仅是颓势初显,接下来,更大的悲剧还等待着图-144。

  5

  据乘坐过图-144的乘客事后描述,这两个小时的飞行体验简直糟糕透顶。

  首先,机舱内震耳欲聋的噪音,让两个相邻的乘客之间几乎听不到彼此的说话,飞机上的遮阳板也无法正常使用,刺眼的阳光照得乘客眼睛都睁不开,厕所只能解决小便。

  图-144上的空乘人员

  与飞行体验差相比,飞行安全性则是核心问题,但这个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图-144。

  1978年5月23日,装备有新式RD-36-51涡喷发动机的图-144D型在进行试飞时发生了严重故障,虽然飞行员迫降成功,但仍导致两名飞行工程师死亡,飞机完全报废。

  图-144D坠机现场

  同年7月31日,图-144在超音速飞行时,飞机的压气机叶片脱落,导致机身结构受损,飞机又一次迫降。

  如此高的故障率,导致每一名图-144的飞行员都必须是苏联空军中精挑细选的,这也让西方国家嘲笑图-144是“航天员的摇篮”:因为只有最优秀的飞行员才有可能被选拔为航天员。

  现在的图-144显然成了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苏联人既对图-144的飞行安全性不放心,又不甘心彻底放弃它,毕竟当年它可是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研制成功的。

  但在生命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放弃的。

  在载客航班停运两年多后,图-144寿终正寝——1983年7月1日,苏联政府下达了461-169号令,图-144从此停产停运。

  在很多人感慨图-144英雄气短之余,别忘了图-144还有一个桂冠——苏联最“烧钱”的航空工程。

  图-144共生产了16架,其中两架因飞行事故而坠毁,从设计到最后生产,该工程共计花费二十多亿美元,但却只执行了102次商业航班,其中只有55次是载客航班,共载客3284人次,收益几乎为零。

  图-144的草草收场让人唏嘘不已的同时,也让人联想到它的老对手——“协和”号。

  在另一种社会制度下,“协和”号过的好吗?

  6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在超音速客机的商业运营上,好像出生英法的先天优势让“协和”号如鱼得水。

  “协和”号自1976年首次投入使用以来,备受西方上流社会推崇,它的极致的飞行体验往往成为一种奢华的享受——巡航在1万8千米的高空,享受着2马赫(2448公里/小时)的时速,3个小时完成巴黎到纽约的航程,每张票都享受头等舱的待遇。

  正在冲破音障的“协和”号

  虽然票价高昂(2000年,巴黎到纽约单程需要8148美元),但“协和号”100人的座位仍然座无虚席,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法国总统希拉克等权贵之人是“协和”号的忠实拥趸。

  英国女王经常乘坐“协和”号

  更重要的是,“协和”号在安全性上远远高于事故不断的图-144。

  自1976年开始,“协和”号没有发生过一次重大事故,一度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安全航班”。

  可是在延续了24年辉煌历史后,“协和”号也遭遇了滑铁卢。

  2000年7月25日,法国戴高乐机场。

  一架拖着长长火焰“协和”号飞机强行起飞,几秒钟后,这架飞机的机翼便在空中解体,失去平衡的飞机迅速向左倾斜,最终坠落在机场旁的一个村庄里,机上9名机组人员和100名乘客罹难。

  出事时的“协和”号已经处于跑道尽头,必须先升空后迫降

  事故原因暴露出“协和”号的设计缺陷:起飞时发生了爆胎,爆胎后的碎片碰到了位于机翼的油箱,但机翼上没有任何阻燃材料,最终引发大火。

  虽然这次坠机事件是“协和号”的首次空难,但由于飞行载客基数小,即使此次空难只有109人死亡,但仍被评为“全世界最危险的客机之一”——“协和”号凭借每100万乘客中死亡人数为12.5人,不幸荣膺榜单。

  折翼的“白天鹅”——协和号

  从最安全到最危险,一夜之间,云泥之别。

  也许“协和”号已经忘了,27年前,就在“协和”号坠机地点不到7公里的地方,图-144也经历了一次滑铁卢,从此由盛转衰。

  这一次,历史惊人的相似,“协和”号重蹈了图-144的覆辙。

  空难发生后,顶着“全世界最危险客机”的帽子,“协和”号航班的生意一落千丈。

  这一下子就将“协和”号逼上了死路:协和号飞机的耗油量是波音747的两倍,但却最多只能载客100人,只有波音747的四分之一。在客流量充裕的情况下,依靠高昂的票价,协和号还能勉强维持运营,可是一旦客源出现问题,那么亏损将成为必然。

  不光如此,2001年发生的“911”恐袭事件,全世界的民航业都受到严重冲击,客流量急剧萎缩,“协和”号也无法幸免。

  另外,“协和”号的固有缺陷此时也被无限放大:

  比如,协和号每飞行1小时,需要18小时进行维护,维护成本高昂。

  还比如,超音速飞行时产生的音爆对地面建筑物和人群具有巨大破坏力,这使得“协和号”只适合在大西洋上空进行超音速飞行,也严重限制了它拓展航线。

  这些因素共同发挥着作用,使“协和”号最终步了图-144的后尘——2003年10月24日,英国航空公司的一架“协和”号客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超音速客机载客飞行。

  自此,“协和”号客机全部退役。

  自此,人类上一个超音速客机时代正式结束。下一个,目前尚未开启。

  “协和”号(左)和图-144(右)这对冤家相聚在德国辛斯海姆技术博物馆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