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保障 >> 正文

飞机停场不靠“APU” 重庆机场“油改电”绿色促发展



2022-05-05   作者:余常海 通讯员刘航  来源:中国环境APP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进入深一度阅读更多内容+订阅一架满载旅客的空客A320客机缓缓驶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303机位,飞机停稳后,廊桥与飞机舱门平稳对接,就在一名名旅客走下飞机的同时,工作人员将两根管线从廊桥下方推出,像给新能源汽车充电一般,将这两根管线插入飞机的腹部。

  “这就是‘桥载设备’。可别小瞧它,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两根管线,每天却能为重庆机场减少碳排放180多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廊桥运行部副经理王修敏介绍。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在怎样的契机下进一步加速推广使用这样节约能源消耗的桥载设备的呢?

  环保专项督察下的发展瓶颈

  2021年,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委督察办、市政府督察办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组建12个督察工作组开展专项督察,反馈问题建议607条,从严从实督促解决。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就是其中开展的专项督察重点领域之一。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生态环保专项督察整改意见,重庆机场集团聚焦规划、建设、运行全流程,加速推进“油改电”,最大限度减少机场运行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机场的低碳运行目标。

  “以往飞机停靠后由于没有外接能源供给,只能通过APU(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燃烧航空煤油来给自身提供能量,”王修敏告诉记者,这样的方式不仅工作效率较低、耗油量大,同时会造成大气污染。

微信图片_20220503184752.jpg

重庆江北机场,随着机场吞吐量的增长,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增长迅速,降碳成为机场的重要创新工作之一。 刘航摄

  据测算,一架常规大小飞机停靠45分钟需要消耗150余千克航空煤油,会产生500多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除此之外还伴随着多种氮氧化物的排出。

  “这是以往机坪及周边区域空气质量逐年下降的原因之一。”王修敏告诉记者。

  “小小设备”净化机场大环境

  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难题,重庆机场开始加速推广使用桥载设备替代APU。

  王修敏一边指了指廊桥下方的两根管线一边介绍道,“这两根就是桥载设备管线,其中细的一根是桥载电源线,它的作用是给‘停场’后的飞机提供必要电源,另一根很粗的管子是桥载空调管,它是为停靠的飞机提供空调风,确保飞机上温度适宜。”

  王修敏接着告诉记者:“这替代了原有的APU,将传统的消耗航空煤油方式转变为纯电模式,在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降低了机场噪声。”

  据了解,目前,江北国际机场现有桥载电源123台,桥载空调114台,正在运营的50余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均签订了桥载设备使用协议,桥载设备使用率从2018年的不足60%提升至98%。

  据统计,使用桥载设备可为每架次航班减少约150千克航空燃油消耗,2021年,共13.5万余架次航班使用桥载设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7万吨。

微信图片_20220503184808.jpg

机场的桥载设备是放置于廊桥下方。 刘航摄

  “我们目前正在和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三方联合研发民航业内领先的移动式桥载设备。”重庆机场集团安全质量部工作人员罗力及告诉记者,“移动式桥载设备能够在不同时间供给多架飞机的能源需求,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该设备研发成功后,将在重庆机场首试首用,后争取推广至国内其他民用机场。”

  打造“绿色机场”谋划新未来

  除了在桥载设备使用上的不遗余力外,近年来,重庆机场还着力提升新能源车辆使用率,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产品占比达65%以上,同时在机场多处建设充电站点,保障了新能源车辆顺畅、高效使用。

  2021年,重庆机场集团开工实施了空侧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项目,总投资1.4亿元,在江北国际机场内新建了10个充电站,共计149个直流充电桩终端,新购入新能源车辆54台。

微信图片_20220503184822.jpg

“油改电”项目成为重庆江北机场降碳的主要措施之一。 刘航摄

  预计到2022年底,江北国际机场内民航牌照新能源车辆将超过280台,充电设施达到219个,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000吨。

  “同时,我们研发设计的空侧电动行李牵引车换电站已初具雏形,正在进行测试,投用后将实现5分钟内完成行李牵引车电池更换,极大缩短了能源补给时间。”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扩建指挥部工作人员吴泽铭介绍。

微信图片_20220503184827.jpg

重庆江北机场的桥载设备。 刘航摄

  一个个措施接连落实落地,重庆机场在市级环保专项督察下多管齐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加速推进“油改电”,为旅客打造一座真正的“绿色机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北京新航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