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文化 > 观点 >> 正文

人民日报:乘客飞机上抽烟最好能有下回分解



2014-10-13   作者:  来源:人民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乘客在飞机上抽烟,新闻报出后已过了一个多月,上网一搜发现,当事各方沉默了,后续报道也没了,此事不该如此画上句号

  一个多月前,成都至北京中联航KN5216航班上,机舱内有乘客吸烟被空中安全员发现。随后因天气原因,飞机备降太原机场,又有几名乘客在飞机舱门边吸烟被其他乘客发现。有乘客提出重新安检,但遭到机组人员拒绝。随后,有的乘客要求赔偿,有的乘客甚至提出要对簿公堂。

  距离报道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笔者想看看最新进展,上网一搜却发现,当事各方沉默了,后续报道也没了。

  这事不应该就此画上句号,原因很简单:

  飞机上抽烟不仅仅违反了航空安全法,也让很多人对于航空安全管控的严密性与可靠性产生怀疑。想想,当飞行在万米高空,身家性命系于机组人员的情况下,一根小小的火柴和香烟,后面会衍生出多少可能性?想到这里,笔者不由联想到当年大连空难时,可燃液体被别有用心者带上飞机后导致的悲剧,不觉一身冷汗。虽然事件可能没有这么严重,但是关系到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航空公司简单一笔带过,岂能让大众安心?

  没有后续声音,可能是还在调查中,这倒可以理解。有时候,搞清楚一件事,需要时间、需要程序,应该有点耐心。笔者撰此文,旨在做个提醒:涉事的抽烟者及相关机组人员,航空公司有何处理?别忘了给个说法;被侵犯了权利的乘客,既然已经通过媒体发声,并且提出将来要走诉讼程序,那么,目前事态进展如何,航空公司及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及时给个反馈。

  抽烟事小,安全事大,希望当事方能够坦诚和公开,拿出积极处理问题的态度和勇气,把此事当作切实提高安全系数的契机。

  此外,在新闻传播上,也有一个关注度递减的现象。热点事件初发,新闻性最强,大众关心,媒体也有关注的激情。等报过一阵儿了,后续解决没有、怎么解决的,有戏剧性的结果还好,如果没有,媒体的积极性就不高了。没有“奇观”效应,不等于没有社会价值。希望媒体继续追问、持续关注,推动问题的解决。

  听评书时,常有一句话: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我希望,关乎公共利益的热点新闻报出来后,最好还能有“下回分解”。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