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文化 > 观点 >> 正文

勿让“3·01”恶性恐怖事件现于空中



2014-03-14   作者:韩松栢  来源:M<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  3月1日21时许,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造成29人遇难,143人受伤。现已查明,该案是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暴力恐怖团伙所为。

  国际通行的恐怖活动定义是以残酷、恐怖手段追求政治、宗教、意识形态等目的,不惜一切进行暴力活动,制造恐怖,刻意以平民为目标,或完全不顾平民安危。在“疆独”分子恐怖活动的新动向中,女性参与恐怖活动很受关注。如果“疆独”恐怖集团大量利用一些年轻女子作案,我国的空防安保也应积极转变思路。

  如果说“9·11”事件离中国很遥远的话,我国在经历了“3·07”事件、“6·29”事件之后,恐怖组织也已进入我国的民航运输业。结合目前我国的空防态势和航空业的发展,如何积极应对“3·01”式的恶性恐怖事件成为重要议题。

  首先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安检可信度。一是机场实施严格的安全检查,尤其是对高危性航线乘机者的检查。另外,美国已着手对飞机客舱、货舱进行特殊改造处理,使舱壁能承受一定的压力,遇到爆炸时能有效地减少或分散冲击波,以避免机毁人亡。二是研制使用最新的探查爆炸物仪器。美国称已研制出“中子沽化探测器”、“温度中子激化侦测仪”以及“炸药高速感应器”、“炸弹嗅闻器”等世界先进的反爆炸仪器,并已试用于其国际机场。这些设备运用中子、光子、温度、气味、介电分析等技术原理,能准确探测出任何类型的爆炸类装置,包括塑类、生化炸弹、武器等。

  其次,应对以制造机毁人亡为目的的团伙劫机,最重要的是在遇到暴力劫机时,维护好客舱内的正常秩序,在空警或者安全员的专业分工和带领下,寻找机会制服劫机者。事实上,“9·11”事件后,很多劫机未遂事件都是由空警或者机上人员制服暴力分子的。

  尽量避免空中暴力劫机应该从源头入手,在事前控制劫机者。对来自恐怖地区的外籍人士和国内重点人群,要仔细检查其人身、携带和托运的行李物品,必要时进行搜身、器物分解、通电实验等检查,有针对性地排除一切安全隐患,坚决将一切危险因素消除在地面。

  另外,有效加强团队配合以及反劫、防炸、处突能力的专业空警队伍建设,也有助于防范“3·01”式恶性恐怖事件发生在空中。应对“3·07”劫机事件、“6·29”劫机事件等类似的恐怖事件反映的是对空警工作能力和空警素质的最终考验。出现了团伙劫机,机组人员如何具体分工、如何利用飞机上的设施守住驾驶舱门、如何在旅客中寻找救援者、如何控制并制服劫机者等突发事件中的应对方法和处置手段的专业化程度,显得尤为重要。

  借鉴“3·01”恶性恐怖事件,防止和正确处置类似“3·07”劫机事件及“6·29”劫机事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强空防力量的系统性提升,加强空警的执勤能力,加强我国反劫机、防炸机的综合水平还任重道远。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