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人物 >> 正文

董志毅在上海调研并参加民航机场智慧发展与科技创新研讨会



2021-04-20   作者: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4月14日至16日,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赴上海开展调研,并参加了4月15日在同济大学举办的民航机场智慧发展与科技创新研讨会,与同济师生开展交流。

  在民航机场智慧发展与科技创新研讨会上,董志毅讲话指出,近年来,中国民航坚持把科技创新和智慧转型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和主攻方向,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牢固树立以智慧民航建设为主题的发展思路,汇聚力量,共同推进民航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民航强国建设。董志毅表示,近年来我国民航机场的创新发展充分彰显了科技的推动作用,成效显著,其一,是围绕提升机场规划建设水平,开展科技攻关,探索打造品质工程,其二,是围绕增强机场技术装备研发能力,重点突破,推进产业链自主可控,其三,是围绕提高机场人才队伍层次,拓宽融合平台,充分汇聚发展动能,其四,是围绕推动机场高质量发展,开创新理念,有效助推行业转型升级。董志毅同时强调,要深刻认识到,机场科技创新与智慧发展工作中还面临着四大挑战:第一,产业与研究融合有待强化,智慧发展的系统性面临挑战,第二,关键技术领域还缺乏突破,智慧发展的稳定性面临挑战,第三,国际话语权还未完全掌握,智慧发展的主导力面临挑战,第四,自主创新意识需要提升,智慧发展的自信心面临挑战。董志毅指出,要全面贯彻“四型机场”建设理念,聚焦机场高质量发展,就要持之以恒把智慧与科技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坚守智慧发展的定力,统筹推进机场智慧场景整体构建:要坚定自主创新的志气与自信,布局推动智慧技术的自立自强;要坚持研用融合的推动模式,着力强化智慧科技研发协同;要具备比肩全球的格局和视野,持续提升智慧品牌的国际影响。董志毅寄语与会的民航各单位和与民航发展相关的各方,以民航强国建设为导向,以四型机场发展理念为引领,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瞄准智慧机场科技前沿迎难而上、不断进取,勇做新时代机场智慧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贡献民航力量。

  在研讨会后,董志毅一行出席了民航局与同济大学的合作交流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与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等校方负责同志,感谢民航局多年来对同济大学工作的支持,介绍了同济大学的相关情况,特别是在航空领域取得科教成果,以及与民航近年来的合作。董志毅感谢同济大学多年来为中国民航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贡献了大批科研成果,并对同济大学与民航局的合作收获、特别是双方共同建设的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民航局将继续打开大门,欢迎各方共同参与“四型机场”建设,投身民航强国事业。座谈会还围绕如何进一步推进双方合作,开展了沟通交流。

  董志毅还应邀在同济大学高等讲堂,为同济师生做了题为《贯彻四型理念强化科技赋能在更高层次上构建现代化国家机场体系》的讲座。董志毅围绕“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情况”、“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机场体系”、“我国国家机场体系的未来展望”,向师生们介绍了中国民航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中日益凸显的重要作用,以大兴机场为代表的近年来民航“四型机场”建设成果,以及中国民航、特别是民航机场事业的智慧发展蓝图,欢迎有志于此的师生投身民航。

  民航机场智慧发展与科技创新研讨会是由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主办,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上海机场集团和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共同协办的。来自同济大学、民航局机场司、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院空港枢纽院等的与会嘉宾,也在研讨会上交流致辞。民航局各司局、各管理局和监管局、民航各重要科研机构、民航各运行保障单位、各地机场、民航各局属企事业单位、民航相关协会单位,以及部分地方高校、规划设计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人士参加了会议。

  在上海期间,董志毅一行还先后赴上海市金山区和华东空管局、上海机场集团调研。

  在金山,董志毅一行调研了落户当地金山工业区的华东无人机基地,了解了华东无人机基地集聚各类无人机业态、打造产业高地的成果;并前往金山水上机场,调研金山发展通航产业的探索。在华东空管局虹桥塔台,董志毅查看了管制现场,了解了华东空管的相关工作。在上海机场集团,董志毅调研了集团所属虹桥机场的自助行李托运服务、RFID(无线视频)技术在行李系统中的应用、虹桥安检的自助验证及AI智能判图、自助登机口、为旅客提供的托运及手提行李是否超规超重自助查询服务,并查看了虹桥T2的出租车站点管理情况;董志毅对机场通过智慧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在真情服务旅客、提升人文体验上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机场在智慧发展中,务必保证信息系统的备份建设,确保具备能够等效替代的备份能力,以应对突发意外情况、保障旅客出行。民航局各相关司局参与了在沪调研。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