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民航科技创新”高端对话:研判发展战略,展望创新前景



2016-12-06   作者:冯蕾 陈恒 邱玥 刘坤  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由光明日报社、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的“民航科技创新”高端对话活动12月6日在光明日报社举行。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杜飞进和中国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分别致辞。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主持会议。会上,中国民航界权威专家围绕“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民航安全水平”“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民航运行效率”“建立自主创新机制,推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应用及‘走出去’”等议题展开了交流。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杜飞进致辞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主持

  中国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致辞

  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民航安全水平

  航空运输之所以成为最安全的交通运输方式,先进技术的大量运用是关键因素。目前,我国民航运输飞行每百万飞行小时的重大事故率十年滚动值为0.02,比40年前降低了约18.85,远远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我国民航加快新技术应用步伐,截至目前约90%的运输机场具备PBN程序,92%的航路实施PBN运行,安全裕度进一步提升。

  然而,近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10.11”和“10.16”两起不安全事件显示,安全隐患在民航领域仍然存在。实际上,目前许多不安全事件,如果事前能够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针对当前我国运输生产持续快速增长与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突出矛盾,民航安全管理领域迫切需要提高科技水平,必须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实现科技兴安。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黄荣顺

  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雪松

  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民航运行效率

  “十二五”期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达3457.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为18亿人次、货邮运输量达2887.6万吨,年均分别增长9.6%、10.4%和2.3%。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对运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二五”时期,我国民航的航班正常率平均为71.77%。

  当前,民航发展面临空域资源不足、航班流量增长的双重压力,在争取外部环境改善的同时,如何加快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实验和应用,向科技创新要发展空间、要运行效率,成为提升空域容量和运行效率、保障民航运输量快速增长的重要方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

  中国民航局空管局局长车进军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冯刚

  建立自主创新机制推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应用

  民航领域的科技创新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集成性、引领性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航班量持续增加和运行环境日益复杂,我国面临着很多国际上也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比如高高原机场和地形复杂机场运行、大流量条件下协同决策等。与此同时,当前正值推进实施全球新一代航空系统的契机,在关键技术以及涉及国家信息安全的关键领域,我们需要加快建立完善自主创新机制,推动相关领域技术创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与自主创新相呼应,民航业也应加快推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应用。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被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委员会(ICG)确定为四大核心供应商之一。当前通用航空大发展、国产大飞机制造和运行,对于北斗、PBN、ADS-B等诸多新技术应用来说,即是难得的机会,也是现实的迫切要求,更是建设民航强国的基础所在。

  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所长罗晓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孙晓梅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荣刚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