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文化 > 观点 >> 正文

治理“机闹” 仅凭“黑名单”还不够



2016-02-03   作者:陈伟  来源:经济参考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2月1日起,中航协发布的《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开始生效,民航旅客的不文明行为将被记录在案。与此同时,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和春秋航空2月1日联合发布《关于共同营造文明乘机大环境的联合声明》,计划建立“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和信息共享机制,对列入记录的相关当事人采取限制服务措施等。

  不少网民指出,飞机乘客的种种不文明行为,乃至“机闹”,扰乱了正常的公共秩序,甚至危害了公共安全,将其列入“黑名单”,施以惩戒,是合理正当之举。同时,航空公司须厘清权力的边界,负起自己的责任,避免对旅客造成不必要的“误伤”。

  有望震慑不文明乘客

  据悉,五家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总运力占国内航空运力80%以上。民航不文明行为包括,堵塞、强占、冲击值机柜台、安检通道及登机口(通道);强行冲击驾驶舱、擅自打开应急舱门;违反客舱安全规定,拒不执行机组人员指令;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等。

  网民“有话直说”称,乘客在飞机上的不文明行为确实令公众愤慨,将其列入“黑名单”也是合理正当之举,有望对乘客的不文明行为构成震慑,形成抑制。

  还有网民称,真正惩治“机场不文明”和“不文明乘机”等行为,确实需要全国民航一起行动,只有携起手来,才能真正维护乘机的文明秩序。具体效果如何,拭目以待。

  避免“误伤”乘客

  网民“刘建国”表示,设置不文明旅客“黑名单”,确实是减少或杜绝旅客不文明行为的有效方式,有助于维护航空秩序和安全。不过,制度规定的推广和应用,还应该兼顾旅客权益,在旅客与机场、航空公司之间实现平等对话,不要对旅客造成不必要的“误伤”。

  网民“罗瑞明”认为,对不文明行为进行限制并非不行,但要分清轻重、制定出细则,并且应由公安等执法部门做出处罚,对重者可以统一纳入征信记录,对轻者则应以教育为主,别动不动就进行这限制那限制,极易产生误伤,成为霸王条款。

  网民“张洪泉”认为,出现不文明事件,除了当事人的素质有问题外,主要的原因还是缺少各种社会规则约束。很多地方缺乏的不是企业的管理规定,不是行会制定的行业自我保护的规矩,而是约束企业和游客双方行为的、行之有效的法律规定。在没有解决航空公司各种瑕疵的前提下,在没有法律的授权下,千万别滥用《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