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文化 > 观点 >> 正文

“生命之门”呼唤民航应急新规定



2015-11-26   作者:王疆民  来源: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最近,一篇名为《生死间,一个记者有话想对你们说》的文章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这篇文章揭示出目前航空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航空业内极大的重视。其实,民航运输从来不缺乏细微的服务和对生病旅客的关怀。这一事件的发生,更大的意义是让我们看到相关规定已经落后于发展,民航应该尽快完善关于生病旅客运输的操作规定。

  目前,人们对于此事件,最大的争议是:在一切救护预案都做好的情况下,为何打开飞机舱门竟用了近50分钟时间?而且舱门打开后,又出现了“责任”如何分配的问题。所以,许多人指责航空运输部门和地面救护人员对人的生命态度冷漠,服务令人寒心和缺乏道德意识,甚至将相关部门的解释也认为是搪塞。

  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稍有航空常识的人都知道,民航运输从来不缺乏细微的服务和对生病旅客的关怀。在民航的运输规定中,对于生病旅客的服务,不仅售票处、机场地面服务部门和客舱服务部门有责任,甚至空管、机务和餐食部门的工作程序中都有相关的工作流程和紧急预案。在实际运行中,民航在抢险救灾、运输伤员和病重旅客的工作中总是冲在一线。最常见的还有机场设立的轮椅服务部门,那里的工作人员常常是背着不能自理的旅客上下飞机;客舱中的服务员照顾担架旅客,细心程度甚至不逊于护士。

  或许有人会问,航空运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管理系统,为什么这样的服务工作还能做得如此周详呢?其实无他,主要是航空运输业从来都很重视服务,所以在他们工作中早就有一个细致规范的程序。比如,在飞机设计制造过程中,已经预留了担架和一些医疗用具固定的设置;餐食单位也都有专门的食品和餐具。这一切服务理念都体现在旅客运输的操作规定中。

  那为什么这次突患重病的记者却经历了这样的遭遇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中国航空市场几十年的高速发展,许多新的规章、制度、规定都已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还正在完善之中。比如说,30多年前民航“大一统”时期,机场设立一个“急救中心”,一切救治问题全部搞定。而现在,这个部门因无法适应庞杂的机场管理工作而被撤销,但新的“急救单位”却没有设立。民航曾经因为法律规章制度跟不上现实需要,遭遇过航班延误后闹事、旅客冲击跑道、打砸机场设施和殴打工作人员的事件。但是,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修改相关航班运行办理办法后,这样的事件就发生得越来越少了。

  此次“生命之门”事件的发生,并不是一个单位或一个人的原因,而是民航相关部门关于生病旅客运输的操作规定没有跟上发展的要求。当然,通过这个事件,笔者相信相关部门一定会高度重视,也会尽快完善这方面的规定。现在中国的航空运输最缺乏的不是服务的细致,而是相关制度。过去,中国民航习惯用国际惯例的规定来保障运行,但现在看来,中国民航需要出台有自身特色的运行规定。当然,现在许多机场每天都有成百上千架次的航班进出港,客流量大,专业的“急救中心”也非民航一个部门能解决,也不是几名医生和护士所能包揽的工作。这需要民航部门和卫生部门协商,共同来办理,做到既符合航空运输运营要求,又让“急救中心”与机场各部门相互配合好。

  其实,任何问题只要抓住了矛盾所在,就能真正解决问题,而其他无技术含量的猜测、指责、哀叹和谩骂都于事无补。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