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文化 > 观点 >> 正文

航班绕行 票价或水涨船高



2013-08-29   作者: 郭淼  来源:中国广播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继国内八大繁忙机场执行“起飞不受限”措施后,治理航班延误再出“新招”。民航局内部人士透露,昨日(28日)起,将调整华北空域部分航线走向,部分以前经飞北京上空的航班将绕行,以缓解北京区域的空中拥堵,提高航班准点率。那么“舍近求远”的偏方能否根治航班晚点的“老毛病”?乘客对于绕飞又是否“买账”?

  民航局内部人士表示,经过一个月的筹备和规划工作,空管部门在既有的航路、航线资源基础上挖掘内部潜力,才最终决定对部分经过北京上空的航班重新进行线路规划。规划调整涉及到了21条班机走向,60架次飞过北京上空的航班。对于民航局做出的这样一个用“绕飞”换北京航班正点率的措施,民航内部人士坦言很意外:

  民航内部人士:民航局突然一下的通知,以前我们还没有得到信息,临时下的,可能最近的正常性公众比较关心,压力比较大。这样采取了一些措施,分流一下,看是否有效果。分流后情况不太好,可能还要停下来。

  据了解,首都机场进出港航班平均每天1200架次。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航局人士进一步解释说:尽管,每天减少北京上空60架次航班,却不意味着首都机场每天可增加60架次航班出港,这不是对应关系,但肯定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首都机场的航班延误情况。

  民航局人士:主要是对北京有好处,主要是为保证北京的正班。

  按照此次线路规划,“绕行”之后,民航局要求严控航班增加的航程不超过原航程的10%,其中,东北出发去往西北、西南的三个方向,航班航线相比原来,将增加100-200公里航程,飞行时间增加十多分钟;而向南的四个方向,航班航线都将减少100公里左右,飞行时间缩短7-8分钟。那么,增加的航程将会加大多少成本?乘客对于绕飞又是否“买账”呢?

  航空公司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明确表示,绕开北京区域势必对某些航班造成耗费燃油的影响。一位国航业内人士为我们算了一笔从成都到东北航线的细账。

  航空公司人士:大概要平均多出200多公里,多十几分钟,油要多花4000多块钱。从经济性来讲是不经济的。

  这位人士说:如果从经济角度讲,尽管航班延误同样也给航空公司带来一定损失,但单纯从耗油量来说,还是在地面等待对航空公司要划算些。

  航空公司人士:从经济上来讲,肯定是在地面很便宜的,因为地面我发动机不启动,比如说启动辅助电源系统,一小时200公斤不得了了。

  这位人士还表示,由于之前各地航班延误时间较长,因此目前旅客对于绕行多出的最多10分钟左右的时间态度上表现并不明显。经常出差饱受航班延误之苦的冷先生对今天开始绕行的飞行方案,表现出的更多是支持。

  这位人士还表示,由于之前各地航班延误时间较长,因此目前旅客对于绕行多出的最多10分钟左右的时间态度上表现并不明显。经常出差饱受航班延误之苦的冷先生对今天开始绕行的飞行方案,表现出的更多是支持。

  冷先生:绕半个小时,总比晚点5个小时强多了。只要准点起飞就没问题。至少飞了,不飞那就没准的事啊。

  目前“绕行”措施还仅仅是个只有2个月的试行方案,但是,有旅客还是表现出了另一种担心:那就是航空公司因为绕飞产生的航油成本是否将影响到票价的问题,对此,航空公司2位业内人士的回答基本是肯定的。

  业内人士一:目前还要看看,如果长期这样的话航空公司是受不了的,暂时我们还是会克服的我们现在有三条航线,每天6个航班,这样算下来成本还是很高的,一年的话会增加更多。

  业内人士二:如果耗油过了之后,还是会分摊到消费者的身上,因为如果每天这样的话,航空公司的耗油就很大了。估计是要转嫁到老百姓的身上。

  对于民航局这样一个“舍近求远”的方案,民航分析人士于海洋认为:目前还很难判断实施的效果。

  于海洋:应该说每天这个从北京上空飞越的航班有1000架次左右,现在才刚刚调整了有60班左右,所以这个效果即便这60班的效果都很好,那么也只有5%的影响。所以他对总体的这个航班延误的效果,比方说整个首都机场的航班正点率的影响应该说不会是太明显。但是可能会导致空中的运行就会更顺畅,他可能更多的是体现在一个系统运行的顺畅这样一个层面。至于说这个效果怎么评判,我觉得很难简单地用一两个指标来反应出来。

  于海洋同时表示:不排除未来这一方案会进一步推广的可能。

  于海洋:譬如说现在的这个航班绕飞大概有60班左右,那么最初实际上只有30班左右,那么现在这个量在进一步提高。总结了一些经验之后,他会进一步的进行推广,甚至推广到上海和广州等地区。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