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文化 > 观点 >> 正文

媒体称:神农架机场环评报告成“不能说的秘密”



2013-07-20   作者:张艳华  来源:《新楚商》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历经10年审批、3年时间修建、即将在今年10月建成通航的神龙架机场,为何骤然招致质疑?始终以“原生态”面目示人的神龙架,交通不便带来旅游这一支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除开“削山”建机场,可有他途?

  “没想到机场工程会引起如此强烈的舆论反响。”神农架林区政府秘书长向毅怎么也没有想到,神农架机场会卷入一场长达半个多月的舆论风暴。

  “风暴”缘于6月14日湖北当地媒体一则“原始森林山顶打造华中最高机场”的宣传报道。但因涉及“削平5个山峰、填平数百个溶洞”等信息,迅速引发对当地生态环境破坏的担忧和环评等手续是否齐备的质疑。

  外界的议论,也引发了神农架林区政府的反思。“林区将更加注重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并积极主动、公开透明与公众沟通,消除隔阂和疑虑。”向毅对媒体记者表示。

  神农架是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保存相对完好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到88%,每年可向大气释放氧气300多万吨,林区涵养水源可向三峡库区每年减少700多万吨的流入泥沙量;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与亿万年来形成的亘古地貌,为神农架孕育了众多自然景观;神农氏架木为梯采尝百草、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传说中的“野人”等让其更为神秘……神农架独特的气候和自然条件,被誉为“世界生态宝库”和“华中之肺”。

  但神农架林区同时又处于限制发展区和生态公益林区,工业项目等受到严格限制,经济发展受困,至今还是国家贫困山区。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现绿色发展,既考验着神龙架林区决策者的智慧,也亟需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对限制发展区提供更多“输血”、“造血”的机会。

  高山林区机场风波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分别与襄阳市保康县、恩施州巴东县、宜昌市兴山县、十堰市房县、竹山接壤,总面积3253km2,其中林地占85%以上。

  根据神农架机场招标公告,场址位于神农架林区红坪镇温水村五组大草坪至将军寨一带,距县城松柏镇100km。“场址位于独立的狭长山脊之上,由2600m高程左右的五个山包组成,山顶高程2641.4~2560m,属构造侵蚀溶蚀中山区,岩溶较发育,岩溶地貌明显,以垂直岩溶为主,发育深度较大。场区内岩体强度高,水文地质总体较复杂。

  机场所在地到底是怎样的自然状况?施工进展如何?有没有对周边森林、生态造成破坏?近日,记者深入神农架林区机场施工区域一探究竟。

  进入机场施工区比预想的要复杂的多,需要先从神农架林区政府所在的松柏镇搭乘到木鱼镇的乡村客运班车,来到红坪镇所属的野马河,再从这里新修建的机场公路到达机场所在的大草坪。

  但由于机场公路尚在进行围栏和标线施工作业,不允许汽车同行,记者只得租用周边村民的摩托车前往。

  在机场施工区记者看到,在高山森林的苍翠中,工地显得并不宁静,大小施工车辆往来穿梭,来自陕西的建筑工人正在机场航站楼安装玻璃幕墙。据工人介绍,目前,机场航站楼、航管楼、机场跑道以及中心变电站、锅炉房和水泵房等配套设施都已经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根据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湖北省神农架机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基础[2010]1337号)》显示,“本期按2020年旅客吞吐量2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30吨的目标设计,主要新建一条2800米长的跑道,3个C类机位站坪,3000平方米航站楼以及相关配套设施。”据了解,神农架机场投资总额10.394亿元,建设资金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民航局和湖北省政府,项目出资比例为1:1.58:1.63。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向湖北省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4682亿元,专项用于神农架机场建设。

  湖北省发改委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显示,国家发改委对神农架机场建设资金安排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可研批复中国家发改委承诺的2.4682亿元资金分三年安排到位,经过积极争取和努力工作,国家发改委将资金一次性全部安排到位,为该机场后续阶段大规模施工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但工程施工进展顺利的神农架机场还是陷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之中。削山、填谷、埋溶洞的报道顿时令舆论哗然。有质疑者指出,削掉山头、填平溶洞这种行为对生态的破坏是不可逆的,也远远超出了人类对大自然正当、合理的索取。

  然而,在这场舆论漩涡中,即将完工通航的神农架机场环评报告始终欲遮还羞,犹如野人传说一样,成为“不能说的秘密”。近日,面对记者的采访,神农架林区宣传部新闻科负责人表示,“在10月份机场正式通航前,有关机场建设问题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我们会在通航的时候举办新闻发布会,到时候对公众关心的问题集中回应。”

  此举引发了公众对神农架机场报批、环评手续是否齐全的质疑,更加剧了公众对高山林区建机场对生态破坏的隐忧。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杨重光认为,如果我们单纯为了增加GDP而对环境进行大面积毁灭性地破坏,那么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什么?破坏环境不仅使当代经济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发展,而且会影响到下一代甚至下几代人,应给这样的经济发展打上问号。

  和“局外人”的质疑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当地政府坚称机场项目建设经过的严格的审批,并具备完备的环评手续。神农架林区环保局副局长何莲对媒体表示,国家环保总局对神农架机场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科学论证,2009年出具了《关于湖北省神农架民用机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总工程师杨建国表示,神农架机场建成后,不仅可以促进包括神农架林区在内的整个鄂西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而且也将极大提高神农架火险监测、灭火设施和人员输送能力,确保神农架及其周边的生态安全。

  武汉大学[微博]社会学教授周运清认为,神农架要发展,建机场是必要的,但在哪建、如何建,需要认真琢磨和科学决策。

  从伐木到生态旅游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处林区的神农架人民也历经了从烧山造地、砍伐森林到发展生态旅游、经营农家乐的艰苦转变。

  这一转变得益于神农架林区实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在这种背景下,砍伐工不得不下山另觅生路。数据显示,2000年“天保工程”实施以来,神农架林区为保护生态而不得不搬迁的农民近8000人,占林区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昔日砍伐树木的富矿如今已成为一片片的生态公益林区,禁止任何形式的砍伐。神农架林区红坪镇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以前靠砍伐树木向外运赚钱,现在做起了土特产生意,主要靠上山采灵芝和香菇等卖钱。还有些村民依托镇上的红萍画廊旅游景点带来的人气在不足千米的镇子上开起了土菜馆,靠野菜等招揽生意。

  经过十几年的封山育林,神农架林区成为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林区,被誉为“全国绿色首富之区”。然而,这片青山绿水并没有转化为金山银山。与“全国绿色首富之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并不优厚的经济收入。生态保护了,神农架农民却尴尬地成为“生态贫民”。

  如何破解生态资源富集和人口贫困的难题成为当地政府艰难求解的命题。近年来,神农架林区政府也逐步将生态旅游提升到战略性支柱的地位,围绕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这一目标,推动“两个转变”,即由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养生度假复合型转变,由传统旅游方式向生态文化融合型的转变,实现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提升。

  但受困于群山阻隔、交通不便,作为鄂西生态旅游圈核心板块的神农架,旅游业一直未有大突破。

  神农架林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1年全区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9.94亿元,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95.6万人次。这与旅游热点地区动辄上千万的游客量相比差距很大。例如,同处华中地区,并以奇秀的自然风光取胜的张家界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总收入分别是神农架林区的12、20倍。

  张家界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2年,全市景点游客接待规模达到3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00亿元。其中,境外游客接待量达到220万人次,客源国和地区达到52个。除了开发旅游市场较早、品牌知名度较高外,张家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早在1994年,张家界机场就已正式通航,并成为吸引人流、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引擎。

  即使与同处鄂西圈旅游核心的武当山相比,神农架林区在旅游方面的表现也相形见绌。数据显示,2012年武当山全年接待游客达到426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2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21%。

  谈到交通,当地官员民众都是有苦难言。以武汉到神农架林区为例,需从傅家坡客运站坐大巴,经汉宜高速,在宜昌下高速后再转盘山公路,两地间车程超过10个小时。汉宜铁路通车后,大多数人选择从武汉坐动车到宜昌,再转乘宜昌到神农架的大巴,但5个半小时的山路同样令人疲惫不堪。

  神农架林区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每次到武汉开半天的会仪,就需要耽误三天的时间,仅在路上的时间就需要花费两天。

  神农架林区的民众对机场的通航同样充满期待。一位在镇子上经营餐馆和土特产生意的老板告诉记者,虽然我们农民不一定能坐一次飞机,但相信飞机能飞后,过来旅游的人肯定会变多,我们的生意也会变得更红火。

  发展困局如何破解?

  神农架机场建设的背后,是当地对旅游发展的期待。今年6月初,神农架林区政府有关负责人在当地举办的生态文化旅游节上表示,今年10月1日神农架机场正式通航后,相对闭塞的“原始森林”将大大缩短与外界的距离,“快进慢游”将成为现实。

  事实上,在实施“天保工程”以来的十多年时间里,神农架为保护林区生态环境,丧失了不少经济发展机会。“树不能伐,猎不准打,药不能采,矿不能开。”林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林区经济开发区内,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工业企业都被拒之门外,只能开一些林区特产深加工之类的厂子。

  在这种情况下,限制发展区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要实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需要外力的支撑——对限制发展区进行生态补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环保部已派专家针对神农架生态补偿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这项由国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中国农业大学[微博]等单位历时两年编制的《神农架林区生态补偿课题研究报告》显示,神农架林区林木资源、水土涵养、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资产价值达1300多亿元。“到2015年,林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护、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损失、居民搬迁补偿等五大领域的补偿,资金需求达90.03亿元。”

  报告建议将神农架林区作为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试点,强化税收、利息和债务减免等资金补偿,帮助教育培训人才、给予技术支撑,引导当地绿色产业、循环经济链的发展。

  参与报告调研、论证的金鉴明院士认为,神农架是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原始林区,生态价值无可估量。“对神农架实行生态补偿,不单纯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资源及帮助地方经济发展,更是为国家建立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

  不过,申请“生态补偿”的道路艰难而曲折。以“生态补偿资金”为例,经过多次申请,2008 年底,神农架被湖北省定为生态补偿试点,每年可以享受一定额度的“生态补偿资金”。但由于很难评价到底人们因生态环境而得到多少利益,或受到多少损失,成本或收益都很难计算,神农架就面临着“应该申请多少”的尴尬。

  “争取生态补偿不是简单的钱的问题,而是如何创新生态补偿的体制机制。”湖北有专家表示,一旦将生态环境牺牲者的贡献量计算出来,生态补偿就有了科学依据,也能解决政府拨款“一刀切”带来的弊端。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