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文化 > 观点 >> 正文

“小机场”折射“大问题”



2014-11-13   作者:  来源:中国江苏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目前多地正掀起一股“小机场”建设潮,主要用于起降支线航班。看似繁荣的背后却是全国近八成“小机场”缺乏足够的客流支撑而亏损,靠巨额财政补贴维持。(11月13日,中国新闻网)

  一般情况下,一个简陋一点的小机场投资大约3亿至5亿元,标准高一点、规模大一点的支线机场投资规模可达十几亿元。动辄上亿的资金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就动工建设,而且在全国各地掀起高潮,在狂飙突进的机场建设背后说明了什么?又隐藏了什么?网民认为,唯“GDP”主义和追求政绩是“小机场”建设热持续不退的根本原因。

  现在不少官员强调GDP增长、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不管适不适用、合不合适、符合不符合当地实际,只要对于自己的政绩贴金的工程,全力支持、强力推进。畸形的政绩观导致“扭曲”的工程蔚然成风,在一些地方的政府官员眼里,机场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档次和综合实力,似乎缺少了机场就显得落后。但是,在一些地方看似摩登的机场背后,却是全国近八成“小机场”因为缺乏足够的客流支撑而门可罗雀,陷入了严重亏损,靠巨额财政补贴维持。有网民认为,政府审批建设的“小机场”长期依靠巨额补贴运营,违背了市场规律,对经济拉动作用依然有限。一个耗资巨大、成为城市负担的大项目成不了政绩,很可能成为败笔。

  “小机场”建设这种持续升温的情景,是政府审批职能错位以及缺少科学规划造成的后果。政府审批应遵循市场规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现状,符合当地交通运输及客源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不能把眼睛光盯在政绩工程上,试想“飞一次亏一次”的工程政府能负担的了吗?能承受的起吗?是造福百姓的事吗?而且现在高铁时代已经到来,体现了它本身独有的快捷性、便捷性、安全性,所以“小机场”的未来不容乐观。中国民航大学机场规划研究所所长王志强建议,在机场建设布局上要充分和国家高铁网布局与建设进度协调,高铁经过的地区,新建机场要非常慎重,重点应放在建成多种交通方式汇合的综合枢纽建设上,特别是机场和高铁的无缝隙衔接,提高集输能力建设,扩大其航空服务范围。

  笔者认为,“小机场”要想发挥“大作用”应当符合客观规律,还原机场真面目,科学建设、科学分流、错位安排航线、统筹兼顾中小机场互相补位、改革创新空域领域发展等,而不是所谓官员的政绩机场,现阶段机场亏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现在官员对现有问题视而不见,那才是可悲又可怜的事情!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