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文化 > 观点 >> 正文

期待长水机场在磨砺中不断成长



2013-12-02   作者:吴龙贵  来源:《春城晚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民航服务不仅体现于日常状态,更体现于发生突发事件之时。或者说,真正考验机场方面的,恰恰是在不可抗力发生之时。唯有通过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无缝对接”,才能换取理解与信任。

  11月30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因大雾天气导致大面积航班延误。机场相关单位根据应急预案,迅速启动I级应急响应,航班延误旅客滞留得到及时高效处置。据了解,当日全天计划起降航班680架次,其中进港346架次,出港334架次。经过及时处置,截至当日21:00,长水机场计划出港航班241架次,已执行212架次;计划进港航班235架次,已执行193架次。共取消进港航班79架次,出港124架次。截至22:30,长水机场大量旅客已疏散,航站楼秩序良好。(昨日《春城晚报》)

  一场大雾,再次让公众目光和舆论聚焦长水机场。而这显然不是长水机场因天气原因而遭遇的第一场危机。2012年8月5日,刚刚启用不久的长水机场因被雷雨天气覆盖,当晚共有10架航班被迫延时或取消,引发乘客“抢机”事件,甚至有乘客冲上了机场跑道;今年1月3日,同样是因为大雾,长水机场出现严重航班延误事件,近万名乘客滞留机场,当晚,长水机场陷入不满和质疑声之中。

  不变的是难以防范的天气原因,而变化的是机场方面的服务水准和应急体系。和今年1月3日发生的“雾锁长水”相比,此次航班延误事件无论是在应急预案的及时启动,还是供水、供暖、食品供应等基础服务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这不仅把因航班延误而导致的不利后果降到了最低,也有效地防止了有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在经验与教训、不满与质疑之中,不断成长与进步,这是应该给予肯定的。

  发生航班延误事件,乘客有不满甚至过激情绪,是可以理解甚至是理所当然的。时至今日,打“飞的”已经成为民众寻常的出行方式,一旦发生航班延误,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乘客的切身利益。民航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乘客永远都是上帝,航空公司和机场方面理应给予最好的服务。这种服务不仅体现于日常状态,更体现于发生突发事件之时。或者说,真正考验机场方面的,恰恰是在不可抗力发生之时。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雾”从来都不是理由,唯有通过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无缝对接”,才能换取理解与信任。

  而很显然,在某些方面,长水机场仍有不足。发生航班延误事件后,公众最迫切希望的就是及时获取相关信息。然而机场的“预警”短信却姗姗来迟,“96566”服务热线也一直处于占线状态,甚至机场大巴还在照常运行中。信息的混乱与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的判断,也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因天气原因而延误航班,并非长水机场独有的现象,这事实上是航空业的常态。对此,乘客未必不能理解。正如一位乘客所说,“面对状况,换位思考很重要!”但要知道,作为服务提供方,责任意识永远是第一位,乘客的理解是建立在责任方提供优质服务基础之上。没有努力就没有信任,没有服务就谈不上理解。长水机场的变与不变,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

  长水机场屡屡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名声在外。长水机场是全球百强机场之一,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连接欧亚的继北京、上海和广州之后的第四个国家门户机场。公众有理由对长水机场的服务品质提出更高要求。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