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文化 > 观点 >> 正文

临空经济区或成地方经济转型支点



2013-11-30   作者:刘玉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临空经济区或成地方经济转型支点

  ——访中国民航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曹允春教授

  中国临空经济区的火爆,在曹允春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作为国内最具知名度的临空经济区专家,他差不多每月要出去讲课三次。

  他最初的研究领域是区域经济,后来进入中国民航大学,遂在1998年开始关注临空经济。次年,《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学报》刊登了他的一篇临空经济区的论文。但彼时,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经济实践,都尚未太关注临空经济。

  此后几年中国的临空经济缓慢探索、前进,到2010年后突然进入井喷期。他也由此成为各地发展临空经济的重要咨询对象,并参与一些地方的临空经济区规划。

  多年的研究和对实践的介入,使曹允春对中国临空经济发展形成了独到观点。在他看来,临空经济发展,开发体制尤为关键。

  开发机制是临空经济区的决定因素

  《21世纪》:从1992年成都空港开发区成立以来,中国的临空经济区已历经20年,有哪些特点?如何评价?

  曹允春:这20年中国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有经验也有教训。第一,要更好地去理解这样一种新兴经济形态,需要做好规划——这特别重要。

  第二,开发机制。这是决定性因素。只有先把开发体制机制梳理好,然后才能谈产业怎么布局。

  第三,国家战略还是很有价值。以郑州航空经济试验区为例,虽然起步较晚、今年3月规划才获得国务院批复,但发展很快——因为是国家战略,河南、郑州地方政府就比较重视;而中国国家政策的含金量较高,对于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信号。

  第四,要重视产业的准入机制。从区域开发来说,临空经济是一种高端经济形态,与当地经济存在一定的层次差异;但其位置又属于郊区,往往在开发初期,产业氛围没上去,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还不完全到位,想要吸引高端产业有难度,因此会有一些传统产业在里面。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重要考验:如果坚定地只招高新技术产业,可能时间很漫长;但如果按照传统产业区发展,又沦为一般的开发区。我个人认为,临空经济区还是要抵制住诱惑、对产业有所选择,真正把这个区域作为高端开放性的经济区域来打造。尤其是在临空经济区内的关键片区,一定要控制好;其他一些区域,可以适当引进一些传统产业,但不能太多,而且要给出转化空间——到时候能够把它调出去,要不然就很麻烦。

  第五,机场一定要成为综合交通枢纽。未来发展临空经济,航线网络和地面交通网络要衔接。现在国际上临空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机场一般是综合交通枢纽。国内真正算得上综合交通枢纽的,上海虹桥算是一个——航空、铁路、地铁整合在一起。北京的首都机场还没有做到。

  第六,机场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国际上成功案例也不太多。

  临空经济区或成为经济转型的支点

  《21世纪》:从八十年代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到九十年代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再到后来的国家级新区……每一个阶段都由一种特殊经济区驱动区域经济、甚至是国家经济的发展,临空经济区有没有可能成为撬动经济转型的新杠杆?

  曹允春:应该可以。无论全球经济还是中国经济,都需要一个支点撬动经济发展。设立自贸区的战略意图是以开放促改革——空港通过航线网络连接国内外工商业大城市,经济要素通过航线运转。临空经济区能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资源配置里的位置,也利于中国经济升级、转型,当然,这需要我们实验探索——从中国经济发展脉络来看,是可以做到的。

  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世界临空经济就是从1959年爱尔兰香农自贸区开始的。而上海自贸区的重要支撑之一是浦东机场的临空经济区。这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说明这就是规律。

  《21世纪》:临空经济区与开发区、高新区等经济区之间是什么关系?

  曹允春:这些经济区之间肯定有一些东西是相同的,如高新区偏重高新技术产业,临空经济区也偏高新技术产业,但后者是临空偏好。换言之,它有航空运输产业。产业链本身不受空间局限,只是表明产业链条的关联性。所以,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形态也不是孤岛,要与高新区、经开区关联,否则就带动不了区域发展。

  警惕临空经济区地产化苗头

  《21世纪》:有观点认为,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招商引资充其量也只是承接个别项目。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现在有50多个城市提出了临空经济区规划,这是否意味着一些临空经济区的规划难以实现?

  曹允春:这个问题很好,这种担忧也有道理,但我们要注意到,临空经济的产业形态并非是零和游戏,而是共赢生态。比如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航空物流一定是在更多的机场布局,而不是只在一个机场布局而不在其他机场布局。但招商引资的时候,不能什么都进,临空经济区还是要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以临空经济产业为主,避免同质化竞争。

  《21世纪》:你是否担心,各地纷纷上马临空经济区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曹允春:我一直想空出时间来写一篇《临空经济热的冷思考》。现在不管有无条件,各地都在疯狂地上临空经济区。还是要考量一下所在区域的机场和区域经济条件到底满足不满足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当然现在做规划,控制住周边土地是应该的。对于一些条件不太充足的地方政府来说,上马临空经济区要慎重。

  《21世纪》:临空经济区热中,有些地方在变相进行房地产开发,你怎么看?

  曹允春:有些地方确实有这个苗头,要引起重视,否则会出问题。临空经济区是在发展产业还是在玩土地?现在卖地、不做产业,会导致空间逐渐丧失,这对区域发展是不利的。

  《21世纪》:临空经济区与机场的关系非常重要,有什么样的机制可以使二者之间关系协调、促进临空经济区的发展?

  曹允春:郑州航空经济试验区的开发主体是四个股东:机场再加省市区三个政府,共同成立一个开发公司。这或许是一种比较好的模式。

  《21世纪》:国际上临空经济区的开发模式有几种?

  曹允春:世界上主要是三种模式:一种是整体规划、整体开发,比如韩国仁川,但是比较慢。二是各自规划各自开发。北京首都二机场临空经济区就有这样的苗头:北京市、新航城、廊坊各圈定一块,将来肯定会出问题。三、统一规划、协调开发。这是最好的模式,荷兰是采用这种模式。

  《21世纪》:到目前为止,地方政府对临空经济区很积极,但中央层面似乎没有专门针对临空经济区的政策。

  曹允春:中央政府可能还是要等发展明晰后再出政策吧。当然,无论怎么说,郑州航空经济试验区获批也是个信号——中央政府已经知道这个经济形态。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