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人物 >> 正文

艾德·博伦:商务航空在中国将成为庞大产业



2015-11-03   作者:  来源:今日民航IFLY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美国国家公务航空协会(NBA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艾德·博伦

  美国国家公务航空协会(NBAA)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公务航空协会,长期致力于美国及世界公务航空市场的发展。除欧洲、北美、中东和拉丁美洲外,NBAA也在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亚洲及中国公务机市场的发展进程。每年NBAA与上海机场集团联合举办的亚洲公务航空会议暨展览(ABACE)已经成为亚洲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公务机年度盛会。

  作为NBAA的掌门人,艾德·博伦先生长期关注中国公务机市场的发展,在采访中对中国商务航空产业信心满满:“中国商务航空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却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并终将成为一个庞大(GREAT)的产业。”

  今日民航IFLY:据通用航空制造商协会公布的上半年数据,全球公务机交付量与去年相比有所下滑。您认为,下滑的原因有哪些,是否意味着全球公务机市场正在经历调整与变化?

  艾德·博伦:这些地区的数据显示,全球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商务航空跟其他行业一样,也遵循着这样的周期。但我认为,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市场对商务航空仍然保持着旺盛需求。因为虽然这个市场不大,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始终在进行贸易往来,而自古以来,面对面的交流始终是保持关系和进行会谈的基础形式。因此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们仍然相信商务航空有光明的未来。

  今日民航IFLY:您曾致信NBAA全体成员,呼吁抵制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私有化的国会提案。在美国这样成熟的公务机市场,发展还面临哪些挑战?

  艾德·博伦:在发展商务航空近百年的美国,挑战同样存在。我们一直很关注机场和空域系统,确保商务航空公司可以在任何时候飞到他们需要到达的任何地方。机场和强大的空中运输控制系统对于美国商务航空的成功极其重要,这也是NBAA同世界其他地区分享的经验之一。我们也高兴得看到,在过去数十年中,中国大力进行机场建设,尤其是对通用航空和商务航空机场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为通航产业发展拓展了空间。

  今日民航IFLY:外资公务机运营商正通过多种方式加速布局中国市场,他们的进入对于新兴的中国市场有何帮助?

  艾德·博伦: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大家都已经认识到中国拥有庞大的经济、巨大的人口和广阔的疆域,国际企业和本土企业已经发现了这里的机遇,商务航空在中国一定会成为庞大的产业。这个产业将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对运输系统、空运药品、自然灾害响应等也将有所帮助。

  今日民航IFLY:中国的公务机运营商在传统业务之外,开始利用网络平台推出价格更亲民的产品。您认为,大众消费会不会成为公务机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艾德·博伦:数十年前,进入商务航空领域的唯一途径是自己运营飞机或者进行包租。近两年,在一些地区,私人飞机也可以使用“产权共享”模式进行购买,包租也可以只租一个座位。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中,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来使用飞机,他们利用飞机去完成特定任务,无论是使用长途飞机进行国际旅行,还是使用小型飞机到达国内某个地点,无疑都是令人兴奋的。

  今日民航IFLY:继上海、北京和澳门之后,成都也将举办专业的商务航空展会。您认为,这些公务机展会对促进区域公务机市场发展有何作用?

  艾德·博伦:以亚洲商务航空展(ABACE)为例,我认为展会首先是一个贸易展,和其他贸易展一样,能够将购买者和销售者聚集在一起。除此之外,我们希望创造一个平台来促进全年的行业发展。NBAA邀请很多国内外的专家就业内的机遇进行宣讲,例如去年,我们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同举办了商务航空机场讨论会,邀请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商务航空机场运营商来分享他们的运营经验。同时,我们还同很多学生分享关于公务航空业内的就职机会,教育是NBAA举办任何展会的关键部分。此外,我们还邀请政府人员加入,让政府更加贴近运营团体。而媒体的参与,也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个行业是出于商业而不是娱乐目的而存在的。

  今日民航IFLY: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您认为中国商务航空市场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艾德·博伦:中国商务航空的发展与美国正好相反。美国商务航空从小公司起步,人们都驾驶很小的飞机,随后才出现运营大型飞机的商业航空公司。而中国市场走了另一条路,在起步阶段就出现了大型的公司,使用的飞机也主要是大型远程飞机,而现在才开始出现中型、超中型以及小型的飞机。我们希望,中国商务航空市场能够出现更多尺寸的飞机,并继续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