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管理 >> 正文

甘孜格萨尔机场:树立国内民用支线机场建设新标杆



2019-10-15   作者:李丽莎 吴森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图:甘孜格萨尔机场全景

  9月16日,我国西南地区第50个民用运输机场,也是我国第5个海拔4000米以上的民用运输机场——甘孜格萨尔机场正式建成通航。这座海拔4068米的高高原民用支线机场在以鲜明的格萨尔文化特色让广大旅客眼前一亮的同时,其整合机场航站区各功能单体,合建形成航站综合楼的建设模式也开创了先河,成为国内民用支线机场整合建设首例。

  甘孜格萨尔机场于2015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机场立项,2017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是《四川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6座新建民用机场之一,也是甘孜州“十三五”期间“交通先行”战略的重大项目之一。机场总投资24.25亿元,飞行等级为4C,按目标年2025年旅客吞吐量22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660吨设计。工程主要包括航站区工程、飞行区工程、空管工程和总图工程四大部分。

  图:甘孜格萨尔机场航站综合楼

  工程建设伊始,作为业主单位的四川康定机场集团,就提出一定要坚持“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原则和理念,突出民航功能和文化主题来进行甘孜格萨尔机场施工。按照过去国内民用支线机场建设的传统模式,航站区的航站楼、空管楼、办公楼、消防站等建筑单体往往都是采取分散布置的原则,各自配备独立的供水、供暖、供电、供氧等设施系统。这种建设模式有着功能独立,扩建灵活性大的优点;但也存在占地面积较大,管线铺设工程量大,投入运行后能耗较高的缺点。我国的民用支线机场分布范围广,所处环境的自然条件差异极大,传统的建设模式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机场建设。特别是高高原民用支线机场,不仅工程挖填方量大;而且所在环境高寒缺氧,设施设备耗损大,维护成本也高,非常不利于节能降耗。同时,机场员工工作和生活区域距离较远,碰上恶劣天气,对员工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是较大的挑战。

  在甘孜格萨尔机场建设过程中,四川康定机场集团结合稻城和康定两个高高原民用支线机场实际运行经验,对甘孜格萨尔机场航站区设计在应对严苛的气候条件、提升机场保障能力、改善旅客乘机舒适度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设计要求。如何能实现资源集约节约、节能减排降耗和人性化服务一举多得,是四川康定机场集团向甘孜格萨尔机场设计单位——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西南分公司提出的新课题。

  图:俯瞰四川甘孜格萨尔机场

  设计单位面对新要求、新课题,一一攻克了合建方案随之带来的空陆侧分区、复杂功能流线组织、扩建模式组织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再对施工建设可行性进行反复论证,最终保证机场工程得以顺利施工。经过整合设计,机场将航站楼、航管楼、机场综合办公楼、机务场务用房、货运仓库、特种车库、消防救援站、中心变电站、热能中心及安检值班室合建为航站综合楼,内设航站楼区、空管区、机务场务区、动力设施区和员工生活区等六大功能分区。经过测算,通过合建实现节约建筑用地面积达50%,同时为机场远期发展让出了更充裕的用地。功能重组使旅客候机、值机等各项业务保障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各项资源配置得到了进一步整合优化,机场员工几乎不用出航站楼就能完成绝大部分工作流程,并满足基本生活所需。

  同时在细节设计上,一方面充分考虑降低机场运行使用成本,使每个航班候机厅突破传统机场大空间候机模式,而创新性地采取各自相对独立的小厅候机布局理念,在有航班时,楼内的供水、供电、供暖、供氧都只需对正在使用的某一两个候机小厅进行集中供应,而无需同时供应其他闲置区域,极大程度地实现了节能降耗。另一方面充分考虑提升舒适的室内环境和人性化设施设备的布局,通过配备登机桥系统,实现了全室内登机流程;通过设置阳光棚,引入阳光提高室内光环境舒适度;通过在楼体顶层覆盖植物土,并在室外区域大面积进行绿化,提高航站区保温效果和景观效果;通过设置母婴室、吸烟区、饮水区、会议室等多项功能设施,提升了候机旅客的舒适度,实现了人性化服务。通过这样的优化设计方案,使该机场旅客吞吐量保障能力从原设计的年22万人次提高到年55万人次。

  作为藏区的民用支线机场,候机楼是展现地域特色文化的形象窗口。甘孜格萨尔机场在装修风格上将格萨尔文化元素融入候机区的各个细节,大至壁画、浮雕、楼体外观,小至各室内艺术摆件,让广大旅客在进入航站区时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使其在乘机进出港的过程中能有印象深刻的文化体验。

  打破常规,化零为整,注重绿色环保,彰显文化魅力,在海拔4068米的甘孜藏区高原上,经过两年多的施工建设,甘孜格萨尔机场无疑是为国内民用支线机场建设树立起了一支新的标杆,而参与机场建设的民航建设者们也向祖国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机场的建成通航,不仅为甘孜州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脱贫奔康插上了腾飞的“双翼”,也是民航人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真切的实践。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