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保障 >> 正文

呼伦贝尔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侧记



2017-11-13   作者:赵秀丽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b.png

   八十余载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八十余载砥砺奋进,同心致远;八十余载薪火相传,开启发展新时代;呼伦贝尔机场始建于1932年,1953年3月正式开通并成立了中苏航空股份公司海拉尔航空站,自此以来呼伦贝尔机场不断突破,专注发展,才有今日之成就,这是数代民航人汗水的升华。时至2017年11月9日,呼伦贝尔机场旅客吞吐量已突破200万人次,再一次打破自身记录,成为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第一个突破200万的支线机场,一跃跻身中型机场的行列。同时,也成为“三北”地区最大的支线机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17年,呼伦贝尔机场运输生产、安全服务、经营管理等各项指标一路飘红,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空前,这是所有民航人以辛勤共铸的皇冠。在这片素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之称的广袤土地上,呼伦贝尔机场人正戮力前行,在中国民航版图上谱写着峥嵘岁月的又一华章。

  确保安全 提升经营品质

  2016年,在海拉尔仅有近30万人口的条件下,呼伦贝尔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88万人次,但受限于现有资源,主业已经趋于饱和。近年,呼伦贝尔机场总投资约6.6亿元人民币,用于新建候机楼、停机坪等附属设施建设,在不停航施工,安全形势压力增大的条件下,领导班子朝乾夕惕,精准分析,把发展的主基调指向于“对安全隐患零容忍”“稳中求质”。

  呼伦贝尔机场公司一直把安全和服务品质作为发展的基石。坚持“安全隐患零容忍”,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全面贯彻“安全三基”、“安全三抓”管理办法,以“航空安全年”活动为契机,以确保不停航施工安全为重点,强化风险管控,持续推进SMS体系建设和“平安民航”建设,落实安全目标,补齐安全短板,确保安全有保障。旺季前,制定新机坪运行方案,并反复实地演练,保证其可行性;协同政府相关部门形成联动机制,有效开展“低慢小”净空防护工作等,机场公司安全保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在安全基础不断夯实的情况下,呼伦贝尔机场严格落实“真情服务”要求,运用人文主义的服务观念,创新的服务手段,不断提升机场服务品质。以提高机场服务效能、服务水平为目标,大力开展“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与此同时,呼伦贝尔机场将品质化发展的重锤敲在了非航资源品质提升上。以持续推进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工作为抓手,通过一系列“极致”的挖潜,在为旅客提供更多消费选择的同时,机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运营价值实现了最大化、最优化。各项运营指标均有所增长,最明显的是今年1-3季度,呼伦贝尔机场公司营业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2.4%,配餐收入增幅超过30%。

  旅游带动 航空发展迎来新时代

  “各地区要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发展战略,加快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话语掷地有声,余音绕梁。据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呼伦贝尔市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53.62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527.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63%、17.7%,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文化效应成为呼伦贝尔市经济增长新亮点。而机场作为城市的名片和沟通外界的桥梁,无疑是促进地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腾飞的“翅膀”。

  为发挥航空网在“一业挥袖 百业起舞”中的综合引领作用,呼伦贝尔机场顺势而为,将传统的7、8月份“旅游黄金期”的“两端”延长至4-6月、9-10月,努力实现“旺季持续,淡季不淡”。2017年春运期间,首次实现进出港航班增加至65班。今年冬春航季在原有航线的基础上,首次开通松原、白城、珠海航线;逐步实现全国七大行政区主要城市航线全覆盖,将航线触角伸向全国各地。“干支连、支支连、支支通”航线网络布局进一步完善;同时,加密北京、天津、哈尔滨等已有航线航班数量,以点带面,由面到线全方位拓宽呼伦贝尔机场的航线网络布局。2017年截至目前,呼伦贝尔机场共开通航线67条,通航城市47座,29家航空公司参与运营呼伦贝尔航空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呼伦贝尔机场7、8月份共保障约86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完成全年运输总量的一半左右。

  在航空市场开发中,机场公司大力推广“经呼飞”首府品牌。据统计,2017年由海拉尔飞往呼和浩特日均航班达20班,从早到晚,全时段平均分布,航线网络通达全国。这一举措,不但方便了旅客出行,而且促进了航空市场形成了充分的竞争,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旅客们不断感叹的“飞呼和浩特票价才两三百快钱,比火车票还便宜” 。微微一语道出的现状,是背后多少艰辛苦楚的坚持,实现“人民航空为人民”,打造“百姓坐得起的飞机”也不再是一句空话。

  在航空网络布局大发展的同时,呼伦贝尔通用航空发展也在持续推进,蓄力“两翼齐飞”。呼伦贝尔地域辽阔,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且居住较为分散。对比发展高速公路和铁路,从经济社会发展、应急救灾、百姓出行等诸多因素来讲,发展通用航空成为首选。2011年,根河机场作为国家首家通用航空服务试点正式运营。从最初的短途载客飞行,发展到货包机、旅游包机、承担森林救火应急救援等功能,根河试点正努力实现自身的造血循环。今年冬天,根河机场开展跑道“盖被”工程,为冬季运营提供必要条件。9月27日,呼伦贝尔地区第二家通航点--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通用机场试飞校验成功,计划11月实现通航。呼伦贝尔机场作为根河通用航空的托管单位,在无可参照运营标准情况下,6年的不断探索、运营管理和管理创新,为呼伦贝尔市境内乃至全国新建和在建的通用机场经营模式、航班运营模式、通用机场应急救援保障等方面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呼伦贝尔市2017年度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呼伦贝尔市将构建以海拉尔为中心的机场群,合理布局航线网络,实现通用飞行与通用支线飞行相互协调的空中交通体系,打造一小时航空圈,初步形成‘4+6’航空网络布局。”今年6月,首都机场集团公司通用航空发展研讨会在根河召开,为下一步通航发展指明了方向。呼伦贝尔机场将以此为契机,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努力探索呼伦贝尔“通用+航空”发展,实现通通连、支通连航线网络布局。随着国家、自治区关于我国通用航空发展规划各项利好政策的颁布和实施,越来越多的通用航空在呼伦贝尔上空乃至全国实现了“飞起来”的目标,未来还要实现“热起来”的愿景。

  坚定信心 以服务社会为己任

  作为呼伦贝尔地区的对外门户,呼伦贝尔机场公司的发展始终围绕“民航强国”战略,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据国际民航组织研究,机场旅客吞吐量每增加100万人次,可带动地方GDP增长18.1亿元,直接带动就业3500人。按照机场公司200万旅客吞吐量计算,呼伦贝尔机场2017年直接带动地方7000人就业,创造36.2亿元GDP。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呼伦贝尔机场公司党委带领全体干部职工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在做好日常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顺利完成十九大代表出行、自治区70周年大庆等重大航班保障任务;在践行行业责任的同时,积极践行着社会责任。大力开展“关心困难职工”“博爱一日捐”等活动,以实际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近年来,呼伦贝尔机场公司先后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文明服务窗口单位”、“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奖”、“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突出贡献企业”、“呼伦贝尔市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无论是向管理型机场转型,还是新建候机楼的建设和投入后的使用,还是时至今日200万的重大突破。呼伦贝尔机场这些“大动作”实施起来并不轻松,这得益于民航局、首都机场集团、内蒙机场集团和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满路荆棘更是需要拿出“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的勇气来面对的,在未来,呼伦贝尔机场将继续潜心发展,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