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空经济 > 产业 >> 正文

首都机场分流在即 河北民航提速布局



2013-08-09   作者:王博 张红昱 米彦泽  来源:河北新闻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今年6月份,由民航华北管理局主导的京津冀地区民航运输协同发展项目研究论证会曾传出消息,首都机场航班分流的具体方案即将制定。而有消息人士称,从2013年冬春航季开始,首都机场新增航班将部分引导分流至我省和天津机场。

  同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航业发展的意见》出台,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民航业打造成全省重要的支柱和先导产业。加之国家去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我省民航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已然明确。

  此时,作为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之一,各地竞相把民航产业的培育发展,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选择。

  如此形势下,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航业能否如愿成为我省转型升级的一大亮点?在充满变数的产业竞争中,河北民航业又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迎接分流大考,面对五年关键期

  8月6日下午,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的新航站楼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内部整修。

  “石家庄机场改扩建暨新航站楼建设投资近40亿元,是原航站楼面积的三倍,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工作人员介绍。

  笔者看到,办理货物托运和换登机牌的柜台一字排开,旅客进入大厅就可以快速找到所乘航班的办理柜台,经过柜台往里走不到50米的地方是安检出口,而透过该出口的玻璃围挡就能够看到登机口。“旅客从进入侯机大厅到登机仅需15分钟。”工作人员说,“这是很多大机场所做不到的。”

  即将投入使用的新航站楼让石家庄机场在承接首都机场航班分流中充满了“底气”。

  不仅仅放眼于首都机场分流,京石武高铁开通之后,石家庄机场的空铁联运尝试也已取得成效,从北京挖客源的意图显而易见。

  “对于经空铁联运的方式到石家庄机场的旅客,我们都实行免费乘坐高铁的优惠政策。”河北机场管理集团市场部总经理王亚琦说,“尽管增加了机场运营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则为石家庄机场培养了大批潜在旅客。”

  无论是硬件设施的建设,还是软性规定的强化,石家庄机场的种种举动,都是为抓住首都机场航班分流这一机遇。

  6月25日,由民航华北管理局主导的京津冀地区民航运输协同发展项目研究论证会在石家庄召开,面对今年年底即将实施的首都机场分流,各方在形成协同发展的共识上,开始加紧研究最终的分流方案。

  尽管各方选择了“协同发展”,但在业界看来,将于2018年建设完成的北京新机场一期项目,无疑将会加剧京津冀区域民航业的竞争态势。

  “未来五年,是石家庄机场打出特色,聚集客流的关键时期。”河北机场管理集团总经理张彦杰认为,能否抓住这一时段发展壮大,或将决定河北民航业的“命运”。

  对此,业内人士也认为,“如果一味等待北京第二机场带来的机遇,只会永远处于被动状态。”

  关键期里,如何构建河北民航自己的区域格局?今年6月,酝酿近三年的《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航业发展的意见》出台,彻底明确了河北地方机场发展的取向和民航产业布局。

  其中,就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明确提出,今年要确保石家庄机场改扩建项目投入运营,确保建成通航张家口军民合用机场、北戴河机场以及邯郸机场改扩建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建成通航承德机场、邢台军民合用机场,启动沧州机场、衡水机场前期工作,扩大支线机场覆盖范围。

  而对于通用机场建设,则提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成张北、肃宁、围场等通用机场,在三河、涿州等环首都地区谋建公务机机场等。

  着眼区域竞争,走“大众化”路线

  河北民航所面对的竞争不仅仅是京津冀区域。

  审视周边,山东、山西、河南、内蒙等地,在近期接连发布消息,启动依托地方机场建设的民航产业项目。

  持续的冲动背后是对这一产业的美好预期。

  1:8,是国际研究机构测算的民航业投入产出比。当一个机场的吞吐量达到100万人次时,就会产生18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和5300个就业岗位。

  以民航业中离百姓最近的民用航空来说,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跨入千万级的机场已达到21个。纵观石家庄周边的机场规模,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达7867万人次,天津机场750万,郑州机场突破1000万,济南机场已接近800万,而太原机场也已经突破600万。

  “而当时,石家庄机场的吞吐量还不到400万,远远落后于周边省会城市。”张彦杰说,“河北民航业的潜力增长点还远远没有激发出来。”

  民航业巨大的经济回报也带来了竞争。

  “长期以来,各个机场的区域中心之争也很激烈,小一点的机场定位区域枢纽,稍大一点的就要做国际枢纽,定位与自身资源并不匹配,形成很多虚耗。去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各类机场进行了定位。河北的机场如何定位,也要从这个大格局中去追寻。”业内人士分析说。

  此时,“大众化”、“低成本”正成为石家庄机场乃至河北民航业发展的“标签”。

  “我们理解的大众化是‘人人坐得上飞机,人人坐得起飞机’。不仅要使旅客到达机场的交通网络便捷、发达,还要保证成本要低廉。”张彦杰说,目前国内对“大众化”机场的定义还停留在讨论阶段,石家庄机场的先试先行具有标杆意义。

  “为刺激民航业发展,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乘坐干线出行免费赠送支线的优惠政策,而我们在空铁联运中采取的高铁免费政策正在借鉴了这一方式。”王亚琦说,“目前,上海虹桥机场集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地铁、高速公路、地面公交、出租汽车及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可实现跨区域、大范围人物流的快速集散,日客流量达到110万人次,而在国内,石家庄机场是继上海虹桥机场之后第二个实现空铁联运的机场。”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后,城乡居民对航空运输的需求将空前提高。按照全国人均乘机次数0.2次测算,我省现有1400多万人次的航空需求存量,未来几年潜在航空客源基础雄厚。”张彦杰对未来充满乐观。

  谋建保税油库,布局临空产业

  如果说客流量是一个地方民航产业发展的基础,那么围绕机场的临空产业发展才是决定未来的关键。

  从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政策信息中,关心我省临空产业发展的人士看到了希望。

  “国家政策中提到将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航空经济示范区试点,加快形成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临空产业聚集区。如果我省能被列入试点范围,这无疑是河北民航业的一大利好。”经济界人士建议,借此机会,我省迫切需要提高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据了解,依托石家庄机场发展的石家庄空港工业园已有10个重大项目落户,10多个项目正在洽谈,总投资超过180亿元,其中涉及欧洲、香港、台湾及省内多家大型企业集团。

  “目前的发展态势离真正意义上的临空经济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张彦杰认为,各地临空经济区竞争激烈,但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我省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应在特色上下功夫,而石家庄空港工业园亟需依靠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来激活。

  对于该工业园的发展,有关方面也有了较为具体的谋划,设立综合保税区就是其中之一。但专家认为,这将经历一段较为长期的申请审批过程。

  相比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建设保税油库则显得更加紧迫。

  “降低燃油成本是发展国际航线的关键因素。石家庄机场开通的定期航线主要是国内航空公司执飞,而国内各航空公司的运力明显不足,国际上一些大型客、货运航空公司对国内机场航油价格远远高于国际油价望而却步,是否有保税航油政策成为国外航空公司选择国内通航点的首要条件。”一位航空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而目前上海、天津、北京、青岛、郑州等城市机场先后经审批建立保税油库,大连、成都也在积极申请建立机场保税油库。

  “石家庄机场如申请设立保税油库,国际客、货航线将享受保税航油政策,这意味着从石家庄出发的国际航线燃油价格将在现在的基础上直降15%以上,约合每吨燃油成本节省200美元。”石家庄机场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以石家庄至爱沙尼亚塔林机场国际货运临时航线为例,由波音747全货机执飞,石家庄至塔林单程飞行油耗约100吨,按照保税油价将节省飞行燃油成本约2万美元。

  [相关]通用航空步入加速期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到2020年通用航空实现规模化发展,飞行总量达200万小时,年均增长19%。

  而中国民航局今年5月发布的《2012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行业完成通用航空生产作业飞行51.7万小时,比上年增长2.8%,增长的空间可谓巨大。正是看到这一趋势,去年我国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通用航空企业146家,比上年增长了18.7%。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已经明显落后,政策放开将会使市场需求得到充分释放。”一位业内人士说。

  目前,江苏已有7家通用航空单位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或非经营性登记证,还有多家正在筹建报批中。根据规划,到2015年,江苏通用航空机队规模预计达到50架,通用航空作业达到10000飞行小时。此外,江苏还将率先在全国建立航空应急救援体系。

  湖南也将发展通用航空视为“不能错过的机遇”。该省提出,将依托长株潭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株洲航空产业园、长沙航空产业园、长沙临空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成以小型通用飞机整机制造、中小型航空发动机、飞机起飞着陆系统集成为主的航空工业体系。到2020年,全省航空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其中通航服务业(不含民用航空运输业)营业收入占比将超过30%。

  在通航企业已达到15家的广东,已出现日益增长的私人购机和民营资本进入通航的热潮。民航中南局因势利导甚至提出有计划帮助广东早日实现“每一个县拥有一个通用机场(起降点)”的目标。

  业内人士认为,从各省发展通用航空的高涨热情看,我国通用航空已步入加速期。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