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空经济 > 产业 >> 正文

公务航空遭遇“成长的烦恼”



2014-05-06   作者:原诗萌  来源:《中国科学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从市场需求和热情来看,我们已经具备了发展公务航空的基础。政府要做的就是如何适应这一需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01456441111400.jpg

  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市场的逐渐成熟和中短途公务机的发展,我国公务航空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

  快速增长的中国公务航空市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淘金者”加入。在5月3日举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上,该公司创始人巴菲特明确表示,公司旗下的公务机运营公司NetJets的私人飞机租赁业务即将扩展到中国,并称“这将发挥长期效益”。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王志清在近日举行的2014亚洲公务航空会议及展览会(ABACE)上也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最受瞩目的公务机销售市场之一。

  不过,在繁荣背后,我国公务航空市场正在遭遇成长的烦恼。“在经历了过去三年爆发式的增长之后,中国公务航空规模正在扩大,但是增速有所放缓。”王志清说。

  相关专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务航空市场增速放缓,一方面是受空域、机场、FBO(固定基地运营)、飞行员等环境资源条件严重不足的制约,另一方面,也是公务航空发展回归理性的表现。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市场的逐渐成熟和中短途公务机的发展,我国公务航空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

  助力经济发展

  提到公务机,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奢侈品和豪华的东西。不过,中国公务航空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廖学锋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却表示,公务机其实只不过是空中交通工具的补充产品。

  “和航班飞机相比,公务机的特点是可以按照指定时间和指定地点飞行,相当于城市公交系统中的出租车和私家车。同时,坐公务机的不一定都是老板,公司重要人员的出行、关键设备的运输等,都可以通过公务机解决。”廖学锋说。

  如今, “大城市病”的原因之一,是很多企业发展壮大以后,为了更好地开展商业活动,不得不搬到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中来。

  在廖学锋看来,发展公务航空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他告诉记者,在国外,很多公司都坐落在小城镇里,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发展,因为这些企业大都拥有公务机,可以随时飞往目的地。

  而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而言,公务航空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于带动地方经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廖学锋认为,高速铁路的投资很大,因此,需要有很大的流动人群,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所以高速铁路更适合大城市之间的交通。

  相比较而言,公务航空的投资成本更低,而且更加灵活。“我们的行业内流行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修两公里的公路或铁路,只能走两公里,如果你修两公里的跑道,则可以和全世界联系起来。”廖学锋说。

  此外,廖学锋认为,公务航空包含研发、生产、销售、售后和使用等环节,因此,发展公务航空,还将带动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并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

  发展回归理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公务航空也迎来了发展的好时光。据王志清介绍,2010年以来,中国公务航空呈现井喷式发展,飞机数量年均增长54.7%,飞行量年均增长66.88%,起降架次年均增长69.09%。

  中国公务航空市场的火暴景象,在近日举行的2014年ABACE上也有所体现。据记者了解,2014年ABACE的参展商达187家,展位数达333个,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20%和41%。此外,本届ABACE还吸引了73家亚洲展商的参与,较2012年的38家增长了92%。

  不过,从近几年公务机的数量增长来看,速度却在放缓。据了解,2011年和2012年,中国公务机数量分别增加了53架和57架,增长率为94.6%和52.3%,而2013年仅增加了36架,增长率为27.7%。

  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认为,这是公务机发展回归理性的表现。高远洋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前几年高端公务机是市场主流,但高端公务机的消费群体毕竟有限,因此增速出现了下滑。未来,中短程公务机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并推动中国公务航空市场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

  空域开放尚需时日

  虽然公务航空的发展前景可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是成本难题。廖学锋告诉记者,公务机在中国要缴纳较高的增值税和关税,分别为17%和5%,同时,由于现在人们对公务航空产业的认识不够深入,甚至在讨论向公务航空征收消费税。这些都对公务航空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发展公务航空的另一重要制约因素,是空中资源的限制。2010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被通用航空领域认为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政策信号。

  根据《意见》,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分为三个阶段,2011年前为试点阶段,2011~2015年底前为推广阶段,2016~2020年为深化阶段。

  在《意见》的指导下,国家又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等。

  “现在从市场需求和热情来看,我们已经具备了发展公务航空的基础。政府要做的就是如何适应这一需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更好地支持公务航空的发展。”高远洋对记者说。

  不过在相关专家看来,空中资源的开放仍然需要一个过程。

  廖学锋告诉记者,目前空中资源开放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军用和民用资源如何协调的问题。

  高远洋也向记者指出,低空空域开放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目前在技术方面已经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在管理方面,包括如何划分空域,如何做到安全、效率和使用需求的平衡等。“这些都是体制性的问题,体制安排不好的话,未来大家使用起来还是会很困难。因此,相关部门在制度上应该进一步理顺。”高远洋说。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