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空经济 > 物流 >> 正文

武汉机场货站把握发展契机 改革创新迎新年



2014-02-26   作者:李苏南 刘晨璐 董惠芬  来源: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国际空港信息网2014年2月26日消息:2014农历新年过后,武汉天河机场货站国际库的各项工作马不停蹄地开展起来,货量增长迅速,亮点频出。

  整合优势力量 成立全新部门

  随着国际航线的不断增加,武汉天河机场已成为中部地区国际及地区航线最多的机场,客量及货量也随之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开始使用宽体机执行航线。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各航空公司留场的集装器该如何管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新的一年,公司领导决定专门成立一个集装器管理小组,将其归由国际库进行管理。特意从货保部调来了三位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同国际库理货员组长胥付林一起组成了集控小组,专门管理各航空公司留场的集装器以及公司的平板车、雨布和网罩。

  集控小组成立不到两周的时间,已经对集装器的管理编写了操作流程,对有故障的平板、拖车等划定了故障设备停放处,并且规定了机坪巡视时间,及故障设备的维修管理条例。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集控小组的精英们做出了如此多的成果,相信今年集控小组一定会成为国际库最闪光的一点。

  “活化石”乘机赴港

  除了新部门,新的业务亮点同样惹人关注。

  2014年2月18日下午,天河机场国际货运库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客人,它们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后简称为研究所)培育出来的15条子二代中华鲟。它们将乘坐当天下午港龙航空武汉-香港的航班,去往香港海洋公园,与2008年抵港的子一代中华鲟,也就是他们的父辈生活在一起,一同向各国游客展现“远古”风采。

  中华鲟——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中华鲟属硬骨鱼类鲟形目。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至今,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别处未见,真可谓“活化石”。

  这是国际库首次运输活体动物,由于中华鲟的特殊性,空运中华鲟也属首次,因此,此次货物的运输得到了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武汉机场海关对此票货物开启了快速通关的绿色通道,检疫部门在荆州当地完成了检验检疫工作,负责承运的港龙航空货运部负责人从货物入库开始全程跟踪服务,国际库的工作人员对此次中华鲟的保障也十分重视,从称重、过检到出仓,全程都是轻拿轻放,还细心询问研究所工作人员有哪些注意事项。研究所的相关工作人员也会随机一同抵港。

  国际货量不断攀升 国际库工作与时俱进

  不仅是新部门、新业务,国际库还申请到了新的卡车航班操作方式。

  近年来在武汉海关机场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武汉机场国际业务蓬勃发展,国际业务的不断发展,国际货量也在不断攀升,晚间、周末、节假日时间均有不定期监管卡车抵达,为配合海关提高通关效率、节省海关人力、促进国际空运货物吞吐更上一个台阶,武汉天河机场货站经营部货运集散部领导主动向机场海关提交申请,恳请在全程监控的条件下,在周末或节假日期间(非海关工作时间),由武汉天河机场货站经营部国际仓库员工对运抵武汉的监管卡车进行拆封解锁(关锁解锁),监管货物及时入库,保证全程有监控记录供海关随时调阅,并承诺严格按照海关的各项要求操作,遵守海关法律、法规。

  这一申请已得到了机场海关的批准,这也意味着,今后无论监管卡车何时到达武汉,都能顺利、及时的解锁卸车,国际库的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迅速提高,这也为一路辛苦送货的卡车司机师傅带来了福音。

  提升服务举措 把握发展契机

  2014年是改革深化之年,对于国际货运来说,是一个在积极响应集团号召前提下,面临着改革与创新并举的一年,国际货运提升对外的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在眉睫了。

  监管卡车是国际货运每日的交点,日进库量在不断刷新,为了让各口岸到武汉的监管卡车司机能有一个较舒适的休息环境,让客户能有宾至如归、留连忘返的感觉,货站经营部“闪光班组”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在国际到达库旁设立了顾客休息室,将休息室按照“7S”的标准进行了整理,增设了一次性水杯及饮水机、桌椅、还添加了绿色盆景,整个休息室里生机盎然,又多了几分色彩。还为监管卡车司机准备了暖心的盒饭,司机们接过盒饭,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并竖起了大母指。

  在新的一年,“闪光班组”把握好发展契机,进一步提升了各项服务水平,提供了各种人性化的服务。国际货运在发展,“闪光班组”在行动。在货站经营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组员的通力配合下,让“闪光班组”在2014年能够更加“闪光”,在改革深化之年绽放出更加璀璨、耀眼的光芒!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