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文化 > 图说 >> 正文

2015中国公务航空年度热词TOP8



2015-12-31   作者:薛海鹏  来源:今日民航IFLY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公务航空2015年度热词2015年,经历转型调整的中国公务航空市场开始酝酿新的生机,看似平淡的市场在供需两侧都涌现出了新亮点,成熟市场的发展特征纷纷在中国市场萌芽。

  热词1:互联网+公务机

  无论是受到互联网思维的影响,还是公务机运营商出于拓展业务模式的需要,“互联网+公务机”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让公务机及公务机产品向社会大众又迈进了一步。最新潮的做法自然是手机“打飞的”,金鹿公务航空有限公司就通过与航班软件飞常准合作,将公务机预订业务推上了移动客户端。该平台支持预订的公务机数量超过80架,占国内公务机总量的40%。

  从去年开始,金鹿就尝试将包机业务中的部分空载行程(“空腿航班”)以万元左右的价格在线上商城单独出售,在节假日还会推出“空腿航班”的0元竞拍活动。今年,其将线上业务拓展至移动端,顺应了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趋势,也更贴近了大众。

  也许是代表企业的示范效应,今年以来,包括南山公务机、星雅航空、华龙航空等在内的其他运营商,纷纷利用移动互联网推销包机业务,普遍做法是利用企业微信公众号不定期推送公务机产品信息,包括正常包机产品及部分调机“空腿航班”产品。

  同时,运营商还积极寻求与旅游公司等企业进行跨界合作,将公务机服务通过旅游渠道推向大众。如东方公务航空就与东航旗下的上航旅游合作,推出公务机私人定制游,旅客可享受往返公务机包机服务。

  除了公务机运营商外,国内一些在线旅游平台也瞄准了这项业务。去哪儿网在5月就曾开售公务机机票,这也是公务机产品在在线旅游平台的首次亮相。

  此外,国内公务航空领域出现的一些新兴企业,甚至将自身业务直接定位为打造网络包机、拼机平台,如Global Wings公司在9月就推出了一款名为“我要拼机”的手机客户端应用,为用户提供线上拼机及包机服务。

  而在欧美市场发展成熟的在线包机服务提供商,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基地位于英国伦敦的Vic tor公司,提供私人包机服务的线上和移动端预订服务,目前就计划在香港成立新的亚洲区总部。

  在公务机受众仍处于小众时代的中国市场,“互联网+”无疑为公务机运营商增添了贴近大众消费的触角。所有不同的尝试都丰富了中国市场的公务机产品和服务,让公务机消费在“要么买”、“要么租”之外,有了更多可能;同时,经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改造,公务机产品以操作更便捷、价格更亲民的形式出现,也进一步揭开了公务机之于大众奢华而神秘的面纱。

  热词2:公务机展会“扎堆”

  专业公务机展会的数量和水平,是衡量某一区域公务机市场整体发展的重要标志。过去3年,在亚洲公务机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公务机展会以上海为起点,一路北上、南下和西进,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在长三角、首都经济圈、珠三角及成渝经济区四大主要经济带的布局。尽管几大展会创办时间不长,但作为行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他们与中国公务机市场共同经历着成长,并折射出中国公务机市场的发展之路。

  以2015年亚洲公务航空会议暨展览(ABACE)为例,来自全球的183家展商参展,静态展示飞机38架,虽然与2014年相比没有太大增幅,但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17%和40%,展厅面积和静态展示区面积也增加了10%和45%。

  在展会规模扩大的同时,展商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在2015ABACE上,有41%的参展商来自亚太地区,较2013年的27%大幅提升。北京的国际商务航空展览会(CIBAS)也将展会定位从以制造商为主的公务机买卖平台,向集制造商、运营商和服务商等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转变。

  在静态展示方面,在传统大型、远程公务机之外,有了更多中轻型公务机的身影。同时,用于公务飞行的直升机在今年上海和北京两地的公务机展会上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此外,随着中国公务机市场增速放缓,展会现场论坛会议探讨的话题也出现了变化,“新常态”、“理性发展”等字眼开始频繁出现。今年各地展会期间探讨的“二手机交易”、“机场使用”、“飞行安全”等新话题反映出了业界对公务机行业的重新认知和理性思考。

  制造商作为公务机展会的主角,近 年越 来 越 重 视在 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表现,公务机展会不再是简单的公务机销售平台,已经成为制造商处理中国及亚洲市场事务的重要场所。从今年几大展会公务机制造商的表现看,他们开始将更多的新产品和新策略利用展会的契机推出,并发布了关于公务机市场的最新调查和预测报告,其中很多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单独分析。

  有人也许会质疑中国公务机展会是否存在“扎堆”、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很多业界人士并不担心,他们认为这些展会是市场化运作,能够推动公务机市场良性发展。不论是从展会的区域布局看,还是从各大展会现场所传递出的信号看,中国公务机市场的潜力和机会依旧存在。展会所发挥的平台作用不仅集聚了中国及亚洲的参与者,也会助力中国闪耀世界商务航空舞台。

  热词3:公务机制造商发力

  虽然2015年中国市场公务机新增数量相比2014年没有太多变化,但看好中国市场长远发展的主流公务机制造商,在销售之外,并未放缓深耕中国市场的步伐。也许是出于刺激市场需求的考虑,各大主流公务机制造商在2015年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新机型研发和旧机型升级上。其中,湾流公司新推出的湾流G500公务机在2015年5月首飞成功;随后,达索公司新推出的猎鹰5X公务机在6月正式下线;7月,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莱格赛500中型喷气公务机正式取得中国民航航空局颁发的型号认可证,获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11月,德事隆航空旗下赛斯纳飞机公司宣布启动其迄今为止最大的公务机项目Citation Hemisphere;同月,庞巴迪公司也向外界展示了旗下最新研制的环球7000公务机的试飞验证机,并表示正集中资源全力攻关该款新机型。

  在研制新机型的同时,制造商也在继续深度挖掘中国市场的需求。达索航空在11月向中国市场交付了一架猎鹰2000LX医疗运输飞机,该飞机也是中国首架用于空中医疗运送服务的固定翼飞机。而在12月,庞巴迪公司向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交付了两架挑战者605飞机,该飞机将被用于远距离搜索和救援任务。

  同样是依据客户需求提供合适的飞机产品,波音公务机在2015年亚洲公务航空会议暨展览(ABACE)期间,还宣布将研究BBJ Combi公务机型号,该机型可兼顾客、货运输。波音公务机总裁龙戴维表示,这将是适应中国市场的理想机型。

  在机型之外,公务机制造商在加强售后服务及客户支援方面也力度不减。庞巴迪公司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就先后举办了大中华区公务机运营商研讨会,与以运营商为主体的各方代表,分享公务机运营和维护经验,共同致力于优化公务机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和服务。

  此外,公务机制造商也继续在中国市场大举投资。如2015年4月,庞巴迪公务机就与天津空港经济区正式签署协议确定成立合资企业,为区域内所有庞巴迪公务机机型提供维护、维修和大修服务,该合资企业预计将于2017年上半年投入运营。

  从新机研制到产品销售,再到售后支援,世界主流公务机制造商一直在紧跟市场脉动。在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他们深耕各自细分市场的表现,除了热情,还有实际行动。在整个中国公务机产业链中,国外制造商所扮演的角色随着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深入而变得更加丰富。

  热词4:二手公务机受追捧

  “求大”、“求远”、“求新”几乎是中国公务机买家早期购买习惯的代名词,但伴随市场发展的深入以及人们对于公务机认知的提高,除大型、远程公务机之外,中型甚至轻型公务机开始受到更多关注;同时,二手公务机也开始进入买家视野,过去一年二手公务机交易在中国市场已经兴起。在2015年9月北京国际商务航空展览会(CIBAS)期间,达索猎鹰公务机公司在展会现场就与一位中国买家签订协议,售出了一架二手猎鹰7X公务机,该交易也成为本次展会的一大亮点。

  而在2015年ABACE上,民生金融租赁正式上线了“中国公务机联盟—二手机交易平台”。此平台汇聚了亚洲地区全面、真实的二手公务机交易信息。记者从民生金融租赁公司了解到,该平台面向所有亚洲地区的公务机潜在买家、包机客户、代理公司及运营商,除提供二手公务机买卖服务外,还提供包机、调机等咨询服务。民生金融租赁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出二手机交易平台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中国公务机市场自2010年迎来交付高峰后,第一期飞机将面临满5年保修到期,这为二手机交易提供了充分条件;同时,公务机制造商不断推出新的机型,则提供了必要条件。

  中国公务航空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廖学锋也告诉记者,二手公务机交易在中国市场已经开始活跃。据亚翔航空集团的数据统计,中国大陆地区的买家在2014年接收了9架公务机。其销售总监表示,相比前几年只想要新飞机,中国很多潜在客户都表示出购买二手公务机的意向。

  相比购买全新的公务机,二手公务机不仅购置成本较低,而且能在短时间内接收到飞机,大多数二手公务机只需要一到两个月就可完成交付。这是目前一些潜在客户将目光投向二手公务机的两大主要动机。

  在美国,二手公务机交易在整个公务机交易市场所占的比例非常高,交易活跃度也远远高于新机交易。从中国市场目前逐渐萌芽并兴起的二手公务机交易可以看出,中国的公务机潜在用户正在变得理性,购买动机也在更多地向性价比和使用需求靠近。同时,在中国公务机市场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二手公务机业务的出现和逐渐活跃,也有望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从供需两侧为市场带来新的生机。

  热词5:外资运营商抢滩

  在抢食中国公务机市场“蛋糕”的各路大军中,除了充当先锋和主力的公务机制造商外,外资公务机运营商也开始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2015年外资运营商加速布局中国公务机运营市场,相比往年高调了许多。

  继NetJets旗下利捷公务航空有限公司在2014年9月正式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135部运营许可,成为首家在中国提供包机服务的国外运营商后,英国商务航空运营商伽玛航空(Gama Aviation)紧跟其步伐,与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在2015年3月宣布成立了公务航空合资企业——伽玛航空和记控股有限公司,并从二季度起开始在中国内地、香港及亚洲其他地区开展公务机托管和包机业务。

  与Net J et s、伽玛航空和中国本地的投资集团合作不同,瑞士的两家知名公务机运营商——维思达公务机(Vista Jet)和高杰公务机(Global Jet),选择通过与中国取得135部运营许可的本土运营商进行合作,共同开拓市场。维思达公务机与尊翔公务航空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由尊翔航空管理和运营维思达飞行会员计划中的在华机队。2015年7月,维思达首架在华注册的公务机——庞巴迪挑战者850已经抵达尊翔航空位于南通的运营基地,很快将在中国境内提供点对点包机服务。

  高杰公务机则落户浙江杭州,在2015年3月,与精功(浙江)公务机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精功高杰公务机有限公司。在此之前,高杰公务机还设立了香港办公室,使得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范围得以进一步延伸。

  此外,除拥有机队的公务机运营商之外,国外一些综合性的包机经纪公司也进入了中国市场,由于不受机队运营方面的限制,他们开展业务的时间相对更早,近年也大力拓展公务机包机业务。创立于1973年的英国查普曼航空包机公司,自2004年以货运业务进入中国,经过10年发展,目前包括公务机商务包机在内的客运业务已经与货运业务持平。

  利用中国公务机市场进入调整阶段的机会,外资公务机运营商正在抢滩布局中国市场。凭借成熟市场的实践经验和发达的运输网络,外资运营商的加入在增加中国市场公务机运力的同时,也为中国本土运营商的发展带来了强有力的挑战。双方的合作与竞争,势必有助于提升整个公务机运营市场的发展水平与服务品质。

  热词6:FBO连锁

  中国公务机市场发展高度集中,大多数业务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为公务机提供专业地面保障服务的固定运营基地(FBO)也多位于这些区域的机场。从2014年开始,以金鹿为代表的FBO运营商,加速在全国范围内布局FBO网络,尤其是在一些二线城市,以此推动公务机市场发展,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2015年,全国FBO网络布局延伸的趋势并没有停止。金鹿在2015年1月就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杭州机场公务航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至此,金鹿公务在全国实现了8家专业FBO的布局,另7家分别位于深圳、三亚、海口、长沙、西安、南宁和桂林,成为了初步形成FBO连锁规模的运营商。

  通过与首都机场及首都公务机公司的合作,天津机场公务机楼于9月29日正式启用,成为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范围内继首都机场之后,第二家建有公务机楼的机场。据了解,天津机场将加强与首都公务机公司的合作,实现公务机服务、管理、运营一体化,将首都机场饱和航班部分转移到天津机场,并计划在天津机场建立机库,将北京公务机维修基地放在天津,打造“公务机4S店”。

  深圳机场自2014年将原B号候机楼的贵宾厅改为公务机候机楼、试水FBO业务后,对公务机服务和流程进行了改善提升,着力为公务机提供一站式FBO服务,涵盖公务机从起飞到落地的全过程。今年,深圳机场将对FBO楼进行翻新,前不久刚进行了项目的招投标工作。

  过去一年,国内FBO运营商在拓展地域范围的同时,在注重提高运营效率和提升服务品质。由于F BO在多地的密集筹建,金鹿公务开发建成了FBO运营管理系统,利用自动化和智能化系统,提高业务部门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操作。首都公务公司也正在筹建运行控制系统,以提升运行效率。

  在业务拓展方面,金鹿公务和首都公务机都将业务范围拓展到了维修领域,尽管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但都在将业务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而位于上海虹桥机场的上海霍克太平洋公务航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则在2015年5月取得了英国马恩岛民航部门颁发的维修许可,正式成为其授权的公务机维修站点,这也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家通过马恩岛认证的维修基地。

  与公务机运营商探索业务模式一样,基地运营商在不断巩固现有业务的同时,也在寻求新的突破路径。无论是将FBO布局由点推向面,还是将具体的服务内容向更宽的领域拓展,为业界所诟病的公务机地面保障设施不足的问题已经得到重视,并正加速得以解决。

  热词7:中心城市突围

  公务机在中国正飞向越来越多的机场,哪怕一些边远地区,也逐渐成为公务机光顾的对象。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之外,青岛、南京、成都等二线城市的公务机起降量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不断增加的公务机业务也为机场创造了更多机遇。 2015年8月,正值新疆旅游旺季,阿勒泰和喀纳斯两座机场在保障每日日常航班外,频繁接到公务机保障申请。8月7日当天,喀纳斯机场保障广汇、南山、东航、金鹿、华龙等公务机航班共16架次,创下了喀纳斯机场自2007年开航以来的单日历史新高;阿勒泰机场当天也保障了10架次公务机航班,也是历史新高。

  在青岛,今年以来,在国内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青岛公务机市场增长强劲,2015年1月~7月,青岛机场共保障公务机220架次,平均每月达30架次,其中7月高达43架次,同比增长超过40%。为了满足公务机业务不断增加的需求,青岛机场为公务机新建了专用停机坪,并于9月17日正式投入使用。

  除了提升保障设施硬件水平外,青岛机场还主动开拓公务机业务。2015年2月,青岛机场就曾联合金鹿、南山、汉华、星联等公务机运营商以及国内各大旅行社推出赴新加坡、三亚等地的私人飞机旅游包机产品。

  在现有机场发展公务机业务的同时,一些尚处于规划中的机场也将公务机业务视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如2015年9月浙江省发改委与交通运输厅联合下发的《浙江省机场发展规划》,不仅规划了新建通用航空机场的数量,对机场的发展定位也做出了分类说明。其中就提到,杭州和宁波的通用机场主要用于发展公务机业务,成为保障公务机的主要基地。

  同时,在一些计划建设新机场的城市,将原有旧机场用于发展公务机业务也成为地方规划新旧机场分工协作的尝试。如四川成都新机场在2015年已经正式获批,有望很快开建。对于原有双流机场的未来规划,就有建议提出大力发展公务机业务,建成西南地区的公务机基地。

  公务机在中国的市场潜力还有待挖掘。在华北、华东、中南这些发展较快、较集中的区域,市场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激发,尤其是临近中心城市的二线城市机场,无论是周边外溢需求,还是自身需求,仍有提升空间;同时,在东北、西南等地区,呈逐年上升趋势的公务机需求量,理应成为一些机场主动把握的机遇。

  热词8:国产公务机

  在公务机制造领域,世界主流公务机制造商几乎占据了全球公务机制造领域的所有细分市场。目前,中国市场在运行的公务机机队也见不到一架国产公务机的身影。不过,这个局面有望很快发生改变。

  2015年11月29日,我国ARJ21新支线飞机正式交付成都航空,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喷气式支线客机的研制和适航审定能力。而由该机型衍生出的ARJ21公务机型号在过去一年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014年5月10日,上海盐商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商飞公司签署一架ARJ21飞机公务机购买意向协议。随后,在第49届英国范堡罗航展开幕当天,双方在航展现场签署了首架ARJ21公务机购买协议。

  今年6月,中国商飞公司与荷兰福克公司签署ARJ21首架公务机改装协议,选定由福克公司负责ARJ21第一架公务机的改型改装相关工作。根据协议,中国商飞公司提供ARJ21首架公务机的绿皮飞机,负责公务机改装总装和单机取证工作。福克公司负责ARJ21首架公务机改装设计、相关产品制造、总装支持、试飞取证支持和客户服务支持等工作。

  在签订改装协议后不久,双方就于6月25日针对A R J21-700公务机设计改装项目召开了项目开球会,标志着ARJ21公务机改装工作正式启动。

  据记者了解,中国商飞公司关注到中国公务机市场的巨大潜力,确定了在ARJ21新支线飞机系列化型号中发展公务机的基本思路,目标市场主要面向中国国内市场,其次为欧美、亚太及拉美等国际区域市场。国产ARJ21公务机定位为服务于企业、个人商务活动和行政事务活动的专用飞机,性能上强调安全、舒适、高效、适应性强,并在客舱布局上具备灵活性,以此满足公务机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大型企业、高端商务等客户的不同需求,获得客户的青睐。

  相比在2014年首飞成功的我国首款全复合材料涡桨公务机“领世300”,ARJ21公务机项目的启动,将我国公务机制造推上了与世界主流公务机制造商同台竞技的新台阶。追随ARJ21支线客机试飞、取证、交付的脚步,ARJ21公务机型号快速进入改装阶段,也体现出中国航空制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着主动积极的姿态。从市场需求角度看,在全球公务机机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轻型公务机,在亚洲及中国市场也逐渐显露出需求,而ARJ21公务机作为一款中型机也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特征,加之该款机型的安全性、性价比等优势,完全有可能成为一款媲美主流公务机制造商品牌的畅销产品。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