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去年航延达百万班次 机场寻求技术升级



2016-06-06   作者:包志明  来源:财新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航班延误长期困扰中国民航。国家民航局5月底发布的《2015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显示:2015年中国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9.15亿人次,同比增长10%。不正常航班数量达到100万班次,航班正常率从2006年的81.48%下滑到去年的68.33%,延误率超过三成。

  航延频发令旅客怨声载道。根据《公报》,当年民航系统共受理航空消费者投诉3418件,同比增长78%,多数投诉内容和航班延误有关。《公报》同时显示:2015年100万次不正常航班中,因空管原因导致的占30.7%,因天气原因导致的占29.5%。

  缓解航延涉及多方,并无捷径可循。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理事长李军对财新记者表示:进行空域体制改革是治理航延重中之重,但体制改革复杂却漫长,做不到立竿见影。而通过技术升级提升机场起降能力和效率则是短期内较可行的方法。

  国家民航局5月2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未来三大改革目标,即提升枢纽机场集散功能、提升运行信息监控能力和扩大民航可用空域资源。根据《意见》推进全国流量管理系统、飞行计划集中处理系统、监视信息集中处理系统和航空器全球跟踪监控系统等信息系统建设是改革的重点。

  业内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目前中国民航局正与全球航空设备制造商霍尼韦尔合作,计划在中国引入后者新开发的SmartPath精准着陆系统,以提高机场容量,减少由恶劣天气导致的航班延误和备降。

  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业务拓展总监那保罗(PaulNef)向财新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的机场仍采用基于无线电波的定位的仪表着陆系统(ILS),由于精度限制,ILS无法让机场处理更大空中交通流量。而SmartPath系统是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定位精度不到1米,能引导多达26架飞机选择最佳的进近路线,从而提高机场容量。

  “按照我们目前商业运行中的估算,SmartPath系统在理想状态下能提升18%的机场容量,相当于给机场增加了一条跑道。” 那保罗说。

  霍尼韦尔提供的资料显示,SmartPath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认证的卫星定位精准着陆系统。自2012年至今,已在美国、德国、西班牙、瑞士、澳大利亚和韩国等6个国家进行了商业运行。

  那保罗称,霍尼韦尔正在推动SmartPath系统获得中国民航认证资格。2015年,SmartPath系统已经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完成飞行演示,目前正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进行为期8个月的稳定性测试,并计划在8月或者9月进行航空公司的100次商业试飞。

  所有这些试验都结束后,霍尼韦尔将向中国民航局提交一份完整的报告。如获民航局评估通过,SmartPath系统就能在全国进行推广。

  霍尼韦尔内部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目前中国已经有5个主要机场计划使用SmartPath系统,其中包括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目前正在建造中的北京第二国际机场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采用SmartPath系统,霍尼韦尔正在与机场设计和建设单位保持接触。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