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管理 >> 正文

西藏民航50周年:“空中引擎”助力藏区高飞



2015-09-10   作者:薛海鹏 米玛次仁  来源: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10时10分,西藏航空TV9833航班从林芝米林机场起飞,在经过40分钟飞行后,平稳降落在拉萨贡嘎机场。对常旅客王先生来说,这是一次再寻常不过的飞行。但首次入藏的他或许并不知道,这段40分钟的空中飞行如果转为地面交通,至少需要7个钟头。

  12时30分,在布达拉宫广场补拍完婚纱照的孔先生和朱女士,准备乘坐民航班车去机场赶15时30分回西安的航班。临行前,他们来到八廓街附近的一家商店挑了足足两大筐土特产。店员告诉他们,满200元就可享受免费邮递,如果加急还可以走航空快运。

  19时,来自广西的陈先生带着自己刚考上大学的儿子,走进了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吉林中路附近的一家海鲜餐馆。为了奖励儿子,陈先生这次带儿子环游西藏,吃住都“不差钱”。如果早两年,在日喀则和平机场开通货运业务之前,整个日喀则没有一家海鲜餐馆。

  在雪域高原的每一天,像这样与民航息息相关的生活瞬间,时刻都在发生,航空早已融入并深刻影响着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

  自1965年开始,西藏民航经过50年的发展,已累计安全起降20.6万架次、运送旅客2471万人次。由拉萨贡嘎、昌都邦达、林芝米林、阿里昆莎和日喀则和平5大机场编织而成的民航运输网络,已通达国内39个大中城市,61条涉藏航线犹如一根根粗壮的血管,为藏区与内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加速对流,提供了快速便捷的空中通道。

  而在不断完善藏区交通体系、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藏民航所扮演的角色也在经历转变,由最初的“输血式扶持”逐步转向“造血式引导”,动力强劲的“空中引擎”正为藏区社会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内生动力。

  拓宽百姓视野 开辟致富新路径

  “我们村是靠着机场发家致富的,如果没有机场,单靠‘以地养人’不可能让我们像现在这样富裕。”作为贡嘎机场所在的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甲竹林镇居委会第一支部书记,央啦简单一句话道出了对机场的感激。

  5年前,当西藏航空作为首家基地航空公司入驻贡嘎机场时,央啦也以首位大学生村官的身份来到了甲竹林居委会。尽管未能见证早年机场通航为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但近五年的亲身经历,已让她深刻体会到“机场与村子息息相关,彼此分离不开”。

  “机场解决了我们近400人的就业问题,在居委会226户家庭中,有将近150户家庭都在民航有工作,整个村的零就业家庭只有6户。”央啦告诉记者,“进机场工作是当地很多村民择业的第一理想,原因自然是机场不错的福利待遇。”

  现在,甲竹林每年的村民总收入可以达到1300多万元,人均收入突破万元,远远超出贡嘎县的其他村。这其中,70%的收入都与机场有关。

  机场为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在1991年就来贡嘎机场工作的才旺拉杰看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任机场护卫部总经理的他,去过西藏很多地方,也在不同机场工作生活过。“可能没有比在机场附近的老百姓更富有的了。”他感慨,“机场不仅增加了当地百姓的收入来源;更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更富有经济头脑。”

  可以看到,在贡嘎机场周边街道的两旁,现在几乎没有一间闲置的门面房。当地很多村名都将自家房屋改建成商品房对外出租,其中,饭店和旅馆的租户占了绝大部分。“大量流动人口涌入为本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央啦告诉记者,原本只有890人的甲竹林居委会,目前的常住人口规模已经达到3000人。

  “除提供就业岗位外,机场的发展也为村民在机场周边发展商副业、自主创业创造了很好的机遇。”同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何刚,是林芝米林机场所在地米林县的发改委主任,他注意到,尽管机场通航时间不长,但当地村民依靠机场自主创业的趋势已经发展起来。

  助推支柱产业 引领产业新格局

  由于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作为西藏重要支柱产业的旅游业曾长期受制于交通不便。伴随区内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这一局面才得以改观。而高速发展的民航业,则为旅游业腾飞插上了名副其实的翅膀。

  记者从自治区发改委了解到,2014年西藏全区共接待游客1553万人次,其中近150万人通过民航进出西藏。据相关分析研究,西藏民航每增加1位进藏旅客,就能为西藏GDP增加约6500元。据此测算,民航去年为西藏GDP贡献了近100亿元。

  事实上,自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要把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后,西藏自治区就已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去年10月,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变更为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改革委员会,这一变化也凸显出旅游业在西藏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当地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高度重视。

  目前,自治区旅发委在品牌打造、宣传推广、市场营销等方面力求创新。前不久,他们专程赴北京参加了2015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推介西藏冬季游。“在旺季加大反季宣传力度,目标是为实现四季均衡发展。”旅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传统客源地仍是他们推广的重点,主要包括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

  面对火暴的旅游市场,国内航空公司也纷纷加快入藏步伐。今年以来,除国航、南航、川航和藏航陆续新增赴藏航线外,祥鹏航空也开通了成都—康定—拉萨航线,使执飞西藏航线的航空公司增加至9家。

  “民航不仅拉动了旅游业,还对米林县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何刚既见证了米林机场从通航到井喷式发展的全过程,更见证了机场助力当地旅游业及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据他介绍,“米林县2014年的第三产业GDP占比超过了50%,‘三产比’已经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

  的确,依托民航发展,迅速崛起的旅游业已经成为驱动西藏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它的发展也带动了区内其他领域服务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也已成长为西藏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据自治区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01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高达53.5%。

  谋划科学布局 描绘未来新蓝图

  经过多年的发展,围绕西藏区内5座机场发展起来的“航空城”,已渐渐成为带动力和辐射力极强的“临空经济区”。

  记者从自治区发改委了解到,为了把握“临空经济区”这一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自治区专门成立了空港新区管委会,将依托贡嘎机场空港经济核心区,把甲竹林镇打造成为藏中南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高原生态农畜产品深加工、旅游服务、民俗文化等产业,并与周边开发区、工业园和物流节点等合力打造航空物流基地。

  山南地区作为贡嘎机场所在地,其地委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山南地区将做一些中长期规划,与民航建立起合作机制,共同推动临空经济发展。

  在林芝,何刚告诉记者,米林县也在围绕米林机场做相应的空港建设规划。长期以来,米林县政府对机场周边土地的开发一直保持谨慎态度。“规划永远得走在前面”,何刚解释了谨慎的原因,“如果没有规划好,一下放开,容易出现混乱,最后反而阻碍发展。”

  目前,米林县的空港规划正有序展开。据何刚介绍,先期规划主要集中在机场外围的附属配套设施,如垃圾处理、饮水供水工程等。在具体规划时,当地政府也与机场方面保持及时沟通,确保空港规划不妨碍机场正常运行。

  而对于通航最晚的日喀则和平机场,尽管目前只运营日喀则至成都一条航线,但日喀则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来尼玛对机场的发展前景却充满信心。他表示,日喀则定位为西藏副中心城市以及面向南亚开放的枢纽城市,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中的区域级物流节点。“这些明确的发展定位,预示了日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此过程中,民航业将发挥重要作用并也将取得长足发展。”

  陈来尼玛告诉记者,日喀则市目前正在规划面向南亚的通道,包括陆地通道和空中通道。针对机场航线少、航班次数少的现状,日喀则市政府也在和航空公司以及民航管理部门积极沟通,争取更多航线和航班。

  而据日喀则航站站长李九疆介绍,按照民航西藏区局的要求,日喀则航站已经在为开通南亚口岸进行前期准备。航站的一线员工正在加强外语学习,为机场后续开通赴南亚的国际航线开始“热身”。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