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管理 >> 正文

文化机场:展示文化魅力



2014-08-27   作者:肇茜  来源:《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在经历了管理体制改革后,各地机场自主经营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在安全、效益方面不断创造着新纪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机场管理者认识到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丰富机场文化的内涵。先进文化不仅引领着机场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通过机场这一窗口,向世界展示着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品格。

  文明——展城市形象 塑大国品格

  机场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名片。北京、上海等大型枢纽机场是国际客人进出中国的空中驿站,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富强、民主、开放、友好的国家形象。近年来,各地机场越来越重视提高自身品位,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机场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相结合,塑造出了独特的国门文化。

  “文化国门”是首都机场向中外旅客传播文明礼仪和中华文化的大型公益文化展示平台。自2008年以来,首都机场先后与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各省市政府等联手,策划了几十场展演活动。年画、剪纸、皮影、兵马俑、舞狮等中国特色艺术品展示和表演,曾在航站楼里引来众多中外旅客的驻足,搭建了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一位来自法国的旅客在看过首都机场大屏幕上播放的“中国梦”公益广告后提出建议:“可以将这些广告在法国的机场中展示,然后将法国传统文化在首都机场中展示,以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国门文化的内涵还体现在机场安全、服务的方方面面。为运营好一座有近百家驻场单位、数万名从业人员的超大型机场,首都机场始终关注思想文化层面的统一和引导,力图通过苦修文化内功,彰显“中国服务”的魅力。如今的首都机场,从候机环境到便捷程度,从餐饮到购物,从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到洗手间的清洁程度,都足以与世界上任何一座大型机场媲美。国门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成为安全之门、便捷之门、开放之门、舒心之门,给中外旅客留下关于中国的最美好的印象。

  山西省民航机场集团则把企业文化提炼为7个字——“魅力山西的窗口”,致力于将太原机场打造为展示三晋文化的窗口。从旅客下飞机,到提取行李必经的长廊,被建设成为“走西口”文化长廊。从闻名中外的“晋商票号”中提取出“信、商、通、宝”4个装饰字,体现了浓郁的晋商文化。在旅客候机区域,“‘面面’流长”“醋意浓浓”“汾酒飘香”等景观,展示着山西源远流长的面食文化、醋文化和酒文化。

  许多旅客在来太原之前会认为,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素有“煤海”之称,应该是处处黄土飞扬,甚至是光秃秃、黑乎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可是一下飞机,旅客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航站楼内外绿意盎然,流水潺潺,鲜花争艳;机场快速路两侧,华灯璀璨,流光溢彩,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对于一座城市的美好印象,就这样开始了。

  和谐——兼容并蓄 融洽发展

  在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后,一些机场进行了联合重组。重组后的机场集团,需要一种统一的文化来引领、支撑企业发展。西部机场集团的经验可资借鉴:他们致力于打造“一个拥有灵魂的现代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整个企业像一个有灵魂的人,认识一致,行动一致,令行禁止。

  在冷静分析当时所面临的形势后,西部机场集团在2005年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航空市场为主战场,以安全服务为两翼,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文化为支撑,促进集团公司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这一工作思路成为了西部机场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开启了集团在实践中打造原创企业文化的新篇章。

  西部机场集团致力于用企业文化促进航空主业发展,充分发挥联合重组和集团化管理的优势,有效整合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航空资源。在统一文化的感召下,所有成员机场和全体干部职工拧成了一股绳,形成了巨大的发展动力,航空主业的版图持续向外延展,使中国的西北内陆与亚洲、欧洲、美洲逐步连通,各种人流、商流和物流形成有效互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在改革中,各地机场也在不断地向国内外同行学习先进文化和经验,以促进自身发展。2006年,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与香港机场管理局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成立了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合资公司。香港机场是著名的管理型机场,与这样的世界一流机场“联姻”后,杭州萧山机场积极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文化,提出了“改革转型、管理创新”的发展思路,树立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管理理念,使机场逐步由经营型向管理型转变。机场先后将广告、保安、汽车修理等业务外包,不仅有利于节约人力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还使得机场管理更加专业化、精细化。

  合资近8年来,在学习香港机场先进经验的同时,杭州机场不断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对企业文化进行重塑,促进了安全、服务、效益等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平安——守住机场的生命线

  在民航体制改革中,安全始终被放在首要位置。10年来,各地机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围。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积极的安全思维和持续安全理念已经在机场人心中扎根,为数亿名民航旅客打造着平安、放心的空中之旅。

  每位大连机场一线员工的手中都有一本《安全警示录》,里面收集了典型不安全事件案例,通过警示教育,不断树立员工的安全意识。这只是大连机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连机场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获评“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获得全国民航机场安全最高奖“金樽杯”,确保了40多年的航空安全,持续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机场形成的安全文化氛围密不可分。

  为了贯彻持续安全理念,大连机场专门成立了安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将安全文化建设制度化,与企业发展战略同步实施。他们对持续安全理念进行了深刻解读,归纳起来就是“高度重视、持续改进、全方位推进”,也就是将安全生产作为机场的头等大事,不断改进安全工作,加大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动员全体员工并协调驻场单位全方位推进安全工作。

  现在,包括大连机场在内,全国各地的机场都在为安全文化建设做出努力。打造“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是各地机场的共识。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各地机场不断加强岗位认证与培训体系建设,经常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安全警示教育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此外,一些机场还开展了安全品牌创建工作,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点带面,使持续安全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安全基础进一步牢固。

  如今,不论是大型枢纽机场还是中小型支线机场,都致力于树立安全理念、提高安全技能、营造安全氛围,潜移默化地促进着我国民航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温暖——关爱员工 岗位成才

  “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旅客”,这一理念在民航业内广为流传,“为企业谋发展,为员工谋利益”也成了许多机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原则。机场要更好地发展,就要重视“人”的因素,用文化感染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员工与企业共同进步成长。

  建立企业文化考核评估和激励长效机制,设立企业文化建设宣传表彰专项基金,是上海机场集团加大企业文化渗透力度、激励员工岗位成才的重要手段。通过打造“文化机场的文化”,为员工实现梦想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涌现出了许多明星和岗位能手。

  影片《深蓝》是上海机场职工电影梦系列“我的机场我的梦”之三,讲述了3名初到上海的山东籍机场消防新人的理想与奋斗故事。影片中的大部分演职人员都是上海机场的职工。“我以前想能来上海看看就很开心了,后来得知自己能到上海机场工作更是激动,没想到现在我还在这里当上了‘小明星’!”《深蓝》的男主人公管昌盛如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之情。

  拍摄职工电影,正是上海机场集团创新企业文化建设载体的有益尝试。以富有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引领职工,满足职工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职工文化活动涵盖了和谐企业建设、职工素质工程、立功竞赛、文体活动等各个方面,同时为职工自身价值的提升搭建了平台。

  机场工作比较辛苦,许多一线员工常年在机坪上风吹日晒,加班、值夜班也是家常便饭,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切实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昆明机场转场期间,云南机场集团多次对员工的衣、食、住、行进行调研。针对员工反映的倒班房和过路费等问题,机场集团积极与各方协商,及时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此外,机场集团还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包括书法美术作品展、摄影展、篮球赛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又满足了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多姿多彩的机场文化,对外展现着国家的风范和城市的魅力,对内凝聚了奋斗的力量和进取的精神。在机场文化的引领下,各地机场人正以饱满的热情迎送着每一架航班,为确保旅客出行的安全、正常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