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培训 >> 正文

飞行员如何克服“回家心理”



2015-12-04   作者:姚永强  来源: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薛红伟/绘)

  接近年关,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开始打点行装准备回家,民航运输又要到一年一度繁忙的春运时节了。旅客渴望回家,飞行员也渴望回家,回到自己熟悉的机场。

  “回家心理”,人皆有之。飞行员劳累了一天,再完成一个落地后就可以回家。此时,随意、放松的情绪开始在驾驶舱里蔓延,而飞行员却不知道危险已经悄悄降临。在“回家心理”的暗示下,飞行员容易出现漠视飞行安全、人为突破规章底线、一心只想落地的心理倾向。这种危险心理被分解开来,就是飞行员在落地过程中产生了松懈、麻痹的情绪,因为渴望落地而违反规章的现象。

  都是“想回家”惹的祸

  我们先来看几个因为“回家心理”影响飞行员落地判断的例子:

  1977年3月,两架波音747大型喷气飞机在加那利群岛的特纳里夫机场跑道上高速相撞。这次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驾驶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波音747客机的机长雅各布·范扎登急于返回荷兰(想回家),在不确定跑道上的飞机是否脱离的情况下匆忙起飞。范扎登是该公司一位最受信赖的年长飞行员,飞行经验丰富,但“回家心理”让他再也没能回到家中。

  在另一起事故中,机长在驾驶舱里思量:飞了3天,完成这个落地就可以休息了。飞机上还有要客,地面上已经准备好迎接仪式,但落地机场低云、低能见度,不符合落地标准,飞机是备降还是落地呢?还是冒险进近一下吧!也许在落地的时候天气转好,就能回家了。在这种“回家心理”的驱使下,他进行了一次后悔终生的落地尝试。

  无独有偶。某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在自己基地所在的机场进行最后一次进近时,飞机触发了数次严重事故征候,刮擦大树或碰撞跑道灯,距离空难仅有一步之遥。最熟悉的机场成为不安全事件的高发机场,这里面也有“回家心理”作祟。

  飞行员因“回家心理”出现问题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一个坏“规律”的量的积累,是长期自我暗示“即使违反规章,依然可以安全飞行”这种麻痹心理的形成过程,其核心是飞行员的安全意识出现了偏差。飞机落地还是复飞?飞行员回家休息还是继续延误等待?在“回家心理”的驱使下,飞行员总会“偷懒”,往好的方面选择。于是,“八该一反对”的“该”变成了“不该”,“反对盲目蛮干”变成了“试一试”,离出事也只是“一路之遥”。

  接近年底,正值冬季。随着秋高气爽的好天气过去,低云、低能见度、冰雪霜、大侧风等不利于飞行安全的极端天气逐渐增多。此时,正是全球民航飞行不安全事件的多发期。某些类似问题频发,部分原因是一年的紧张工作接近尾声,飞行员有所放松。在这一年里,经过春运、“五一”、暑运、“十一”长假等10个多月的连续“征战”,民航一线人员处于明显的疲劳期。特别是飞行员基本每月满负荷工作,近一年的累积疲劳没有得到很好地消除,加上又保证了近一年的飞行安全,容易出现个别飞行员状态不佳、思想松懈的现象。

  警觉性下降是关键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到,航线飞行员在执行最后一个航段的飞行任务时,可能出现注意力涣散、监控意识缺乏、警觉性下降等问题。这未必就是飞行员主观想放松而导致的“大意失荆州”,它里面是有客观规律的。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飞行的最后一个航段,飞行员的注意力会不自觉涣散,情景意识会因为疲劳而减弱。这是飞行员在竭尽全力保持注意力集中后的必然反应。此时,飞行员面对良好的天气、熟悉的机场,就会以松懈的态度取代精神的紧张,认为紧张、困难的飞行已经结束了。但是,真实的情况未必如此,松弛、安全的情境有时是飞行员错误假设出来的。尤其是在飞完一段坏天气或复杂程序后面对一些简单的情况时,飞行员往往将“谨慎”二字搁置一边。殊不知,即使在简单的气象条件下,他们也可能犯致命的错误。

  警觉性下降正是飞行最后一个航段“回家心理”的关键。飞行过于疲劳和睡眠不足是引起警觉性下降的生理学因素,而放松的飞行态度更会引起警觉性下降。所以,面对最后一个航段、最后一个落地,飞行员更应该打起精神来。飞机没有关车,飞行员没有坐在机组车上,一天的飞行任务就没有结束。

  现代民航飞行员对天气标准的掌握是严格的,飞行单位更是将遵守规章奉若神明。但是,为什么还有飞行员在“回家心理”的驱使下违反规章,突破规章底线呢?

  没有哪位飞行员想故意做到“不安全”,他们受到的一贯教育熏陶就是遵守规章,保证安全。但是,飞行员也是人,起飞对应着落地,起飞意味着工作开始,而落地就意味着工作结束。所以,每一位飞行员对落地都有所期望,他们在潜意识里都是希望落地而不被干扰的。甚至有时候,这种心理倾向在其他因素(如重大事件、家庭因素等)的干扰下,会变得更加强烈,并使得飞行员自我催眠,一心只想落地,而忽略了所有的危险。这样一来,人为因素的负面影响必然在特定的时机,以特定的方式,对飞行员的落地决断产生负面干扰。

  认识“回家心理”

  飞行员因为“回家心理”违反标准程序、违反规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验习惯暗示,即以前的落地都是安全的,这次落地也是安全的。飞行员对潜伏在表面现象下的危险没有察觉,又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中填补了他们自认为缺少的信息,按照自以为合理的方式去解释自己违反规章的原因。正如霍金斯理论所说,“我们通常是听见我们想听见的声音,看见我们想看见的事物”。

  “回家心理”在民航业诱发事故并不罕见。根据对大量飞行事故的分析,有两种情境最易使飞行员产生错误的“回家心理”:当飞行员对特定任务的注意力涣散时(飞行疲劳),当飞行员处于应激情境中时(想要落地回家)。这两种情景都非常容易让飞行员产生“回家心理”。飞行员会突破规章底线,违反规章,不够落地标准却要强行落地。

  飞行员对落地的期望过高,常发生在飞行员长时间飞行并感到非常疲劳之际。如果复飞或者备降,飞行员会感到非常疲劳。以执飞国际航班为例,飞行员已经飞行了很长时间,接近体力、精力极限,这就很容易产生“回家心理”。

  此外,当飞行员的注意力全部转向落地或者跑道时,也很容易产生“回家心理”。这也是我们常说的“隧道效应”。当我们在黑暗的隧道里行走并看见隧道出口的亮光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向隧道出口走去,从而忽略旁边的危险。对许多飞行事故的调查结果表明,当飞行员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在某个问题或某个方面时,他们往往对飞行的其他关键因素(如飞行高度)进行错误的判断。

  当大家了解“回家心理”的危害,知道“回家心理”也许并不是飞行员想主观犯错,而是一种客观规律时,就是飞行员克服“回家心理”最好的契机。我们要客观看待“回家心理”对飞行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从而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措施,减轻飞行员的压力,消除其侥幸心理,增强遵章守纪的意识,让每一次飞行都能安全落地。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