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服务 > 安全 >> 正文

记者重返MH370起点机场:核对护照信息力度仍堪忧



2014-03-26   作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24日晚,马拉西亚总理纳吉布的一纸声明,暗示了失联17日的马航MH370的命运。

  经过漫长的等待,MH370最后的位置由国际海事卫星组织通过技术手段确认,位于澳大利亚珀斯西部的南印度洋深处。

  原本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航班,为何会转向西飞越马来半岛,最后再向南落入南印度洋,这是萦绕在人们心中巨大的疑问。

  位于雪邦的吉隆坡国际机场,距离吉隆坡市区约50公里,乘坐机场快轨半个小时可直达。25日,记者来到吉隆坡国际机场,重回这个17天前,M H370的起飞点。

  办登机牌

  迈出机场快轨的闸门,乘坐电梯直达5楼国际出发大厅。先找到航空公司的柜台,排队、托运行李、办理登机牌。对于已在吉隆坡机场“驻扎”了近半个月的记者来说,这一切已非常熟悉。

  “早上好。”柜台工作人员看了记者一眼,用英语问候道,自然地接过记者递上去的护照,便低下头在电脑上操作着。“托运行李中有没有贵重物品?比如电脑或者现金?”

  得到否定的答复后,他又问:“登机行李里有液体吗?”

  记者的答案依旧是否定的。这个过程中他没有抬头,打出行李标签,黏贴在托运行李上,之后,传送带带走了记者的书包。

  “祝你旅途愉快。”他第二次抬头看记者,递回护照和登机牌。

  整个过程顺利而自然,他没有仔细地比对记者的护照照片。

  只不过是一次普通飞行,哪会想到生离死别。3月7日晚,在这里办理登机手续的M H 370乘客,应该都和记者一样,仅是把这段旅程当成一次普通飞行。

  安检

  吉隆坡机场的移民和安检区域位于4楼,需要从5楼的出发大厅乘坐电梯下楼才能来到。在5楼的电梯口,有保安人员把守,只有持护照和登机牌的乘客和机场相关工作人员得以通过。送机人员须在此止步,之后只能目送乘客坐扶梯下楼,排队过边检,消失在通道尽头。

  “再见,等你回来。”年轻的情侣们在闸门边轻吻告别,但有些人经此一别便永远不见。

  3月9日到吉隆坡后,记者曾在机场徘徊多日,仔细观察过闸口的检查情况。那时候,据机场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安检仅查看护照和登机牌。当时观察的情况也基本一致———保安人员查看了护照和登机牌后即放行;“松懈”时,甚至不会翻开护照,仅看护照的外皮和登机牌便能通过。但是25日,记者遇到的保安人员明显负责得多,他翻开护照对比了记者的照片,还在仪器上扫描了登机牌,确认无误后才让记者进入电梯下楼。

  边检

  下楼后走几步便来到边检处,持马来西亚护照的乘客与外国护照乘客的柜台分开排队,后者队伍比前者长出了不少。

  为记者办理过关手续的女孩裹着白色头巾,看了记者一眼接过护照,随后盖上离境章。之后,她要求查验记者双手食指的指纹。

  记者把双手食指按在指纹识别机上,“哔”的一声,女孩看了看屏幕,微笑着把护照给记者,说可以通行。

  两周前,当记者入境马来西亚时,同样在边检处被要求留下双手食指指纹。

  通关后便走入了安检通道。和国内情况类似,这里也对所有的随身行李进行安检,手提电脑和平板电脑被要求拿出来。和熟悉的广州机场稍有不同的是,工作人员没有要求记者脱下外套,而因为通过安检门时没有响声,安检人员便没有拿金属探测器重新检查。

  记者的一名同事在前一天离境时也有相同的体验,通过安检门时同样没有触动安检门示警,被顺利放行。他后来发现外套兜里有几枚硬币,就主动表示愿意重新接受检查,但工作人员告诉他“不用,你拿东西就行”。除了语言,其他与国内都没有什么不同。身边的机场工作人员通道上,两名身穿传统布裙的空姐说说笑笑,与身穿衬衣西裤的机师依次通过安检,他们的通过速度明显快过普通乘客。不一会,工作人员通道便恢复了安静。

  登机

  由于登机口在小候机楼,记者必须在主航站楼搭乘轨道车前往,这和MH370的乘客们登机前的路径一致。车厢里没有座位,身边几名乘客用中文讨论着MH370的情况。

  “以前我也坐过这一航班”,其中一名男士说,“听说航班号已经改了,不是MH370了。”另一个女孩说。

  约3分钟后,轨道车抵达,人们鱼贯而出,走向各自的登机口,在这里进行最后一道安检。

  登机口的安检与边检后的安检一致,需要检查随身行李,通过安检门,这里仍然是“门不响不检查”。之后,地勤人员再次查验机票和护照,工作人员再次扫描登机牌。登机口门前的地勤人员看了记者一眼,之后便放行。

  这时记者突然意识到,从边检到登机都是戴着黑框眼镜,这似乎与其他地方“取下眼镜核对照片”的要求不同。

  通过廊桥走入机舱,看到几份马来西亚当地报纸,头版头条都是24日晚总理纳吉布宣布“M H370落入南印度洋”的消息。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